APP下载

优化导学 追求高效——从统编教材自读课文导学说起

2019-01-14万亚峰

江苏教育 2019年75期
关键词:学案文本课文

万亚峰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中有一些“自读课文”,但是多数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依然按照“教读课文”的方式施行,这和编写者编撰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温儒敏先生提出了“1+x”的阅读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对课文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导学案”是一种以“学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即以“导”作为途径,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探究”。它与编者编选“自读课文”的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如何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摆脱“被学习”的境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科学知识能力、思维稳步发展能力、审美赏析创造能力、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力等等,是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进行研究的。

基于此,笔者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为例,以“导学案”为抓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准确定位——学有方向

“自读课文”和“教读课文”一样,在编制学案时,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确定准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自学的方向清晰、任务明确。在目标的描述上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文本的教学要求,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渗透单元“教读课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自读课文”分析与理解,进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雨的四季》一课时,笔者预设了如下自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文章关键词语,概括四季雨的不同特点;(2)从四幅图景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进行批注赏析;(3)概括作者在描述四季雨时采用的写作方法,并试着用一种写作方法写一段描述风的文字。因为笔者在教学《春》和《济南的冬天》时,已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画面、赏析文段、分析散文一般写作方法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指导,这篇“自读课文”的导学案设计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把握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再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导学内容:(1)熟读课文,能够详略恰当、条例清晰地复述故事情节;(2)圈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并进行赏析,思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3)寻找环境描写的句子,认真品读,并分析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中《植树的牧羊人》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牧羊人改变荒原的故事,《纪念白求恩》是按照逻辑顺序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赞美,可以看出有条理的概述故事情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所以,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节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习的方法来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准确的预学目标,不但能给学生有效的自学指引,而且能给其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起到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二、自主构建——学有延伸

“自读”不同于“教读”,一方面它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另一方面它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一方面应利用好“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

预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旁批”和“阅读提示”,学案中应体现相关内容;教师要示范和指导阅读文本、分析结构、归纳主旨的技巧,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任务和提示感知教材、分析教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文本,对文本有自我独特的解读,实现知识的构建和延伸。

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灯笼》一课,可以这样设计导学案:(1)文中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2)作者抒发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将这种关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3)运用网络或者到图书馆,搜集两篇关于热爱传统文化、抒发爱国之情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要想让学生较好地完成第二个任务,学生必须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哪些形式?如何画思维导图。只有学生了解、运用了这些技能,学生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能力的提升。

在学案的引领下,积极深入开展预习活动。教师应主动观察、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把握时机,适时点拨,有效指导,进而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延伸。

三、合作探究——学有深度

导学的核心环节是“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协作思考、互相启发、争辩探讨等多种活动,对文本的重难点进行深度的剖析,从而形成清晰的理解和感悟。

如何有效地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呢?首先要合理选择问题。合作探究的问题来源有两个:一是预习过程中学生没有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和“个体展示”的方式进行研讨;二是文章突破重难点的问题。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昆明的雨》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行文特色,可以启发学生思考:(1)文章题为“昆明的雨”,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其他的事物?这与“写作时,选材要扣题”相悖吗?(2)结合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概括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教学时让学生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和“全班辩论”。这样,学生对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情感及写作主旨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再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有效自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依据小说情节,概括故事主要内容;(2)你觉得杜小康感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孤独?结合内容阐述,概括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两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这样,教师通过适时引导总结,给予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参与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并适当放大,聚焦学生的关注点,从而达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效果。通过对课堂节奏的有效掌控,可以确保“合作探究”的有序性,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一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达标检测——学有所成

在导学案中,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设计一些检测性的练习,这既便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利于教师评价反馈。如何让达标检测成为提升导学活动的“助推器”呢?关键是要设计合理的问题。检测的目标是达标性质的,所以难易要适中,要紧扣“自读课文”的特点及单元目标,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设计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做习题,实现全体学生的相对进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的导学案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对海伦·凯勒了解多少?借助资料及阅读文本概括海伦·凯勒的事迹;(2)研读文本,思考海伦·凯勒既然看不见、听不到,但她从哪里感受到莎莉文老师对她深切的爱的?借助文本内容阐述;(3)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及名人对海伦·凯勒的评价,仿照写一首《再塑生命的人》的小诗。学生对文本解读程度的差异会形成多样的回答,教师依次进行补充性教学,从而使得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和体验。因此,在导学过程中设计精当的“达标检测”,既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并通过“差异化”的练习设计,让全体学生学得自信,学得深刻,学得有效。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自读课文”的“导学案”需要教师深入钻研、细心揣摩、精心预设。这样,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能逐渐做到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积极钻研,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从而在对文本的研习中,不断提升知识的构建力、审美的创造力、思维的发展力、文化的传承力。

猜你喜欢

学案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背课文的小偷
乡愁导学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比例尺(一)”导学案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