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9-01-14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黄坚固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丑小鸭账单思维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黄坚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都认识到: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填塞的“鸭子”。可当我们真正走进课堂时,往往一不小心又穿上了“新鞋”,走了“老路”了。其中原因往往是:课堂缺少情趣,教师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学得恹恹欲睡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让学生主动地爱上学习,快乐地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课伊始,情即生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一句好的导入语是拉开一场精彩好戏的序幕,让观众不知不觉投入剧情。同样,一个有趣的新课导入,必是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崔化剂,使其热情高涨地进入角色,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果我们能用好这一锤必是一堂好课的开始。例如,在教学《绝招》时,我先以“出彩中国人”节目中的一段精彩的视频,让学生被达人们的精彩演绎给震住,被他们的绝招深深地吸引。接着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绝招,想不想拥有自己的绝招,课文《绝招》中就有练就绝招的秘笈,只有用心学习的人才能发现。以此导入,学生立马来了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寻找“武功秘笈”的学习中去。

二、课正行,情更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基础条件,也是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多媒体课件能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文字与形象的统一,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把形象的画面由“静”变为“动”。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把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使水位缓缓上升最后喝到水的过程,通过动画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

2.设疑置悬,诱发思考,保持学习热情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释疑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学习的乐趣。整堂课下来,学生也就感觉不到学习的枯燥和疲惫,保持了高昂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丑小鸭》中,我设置了“丑小鸭到底有多丑”“遇到这么丑的小鸭,小动物们会怎么对待它”“没有朋友,孤苦伶仃的丑小鸭会怎么面对生活”“丑小鸭最后怎么样”“你从这个童话中懂得了什么”。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在问题的诱发下保持学习热情。

3.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一些文章主题鲜明、情感丰富,让人很容易就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中若能依据课文内容适时地延伸、拓展,可以让整堂课再次达到高潮。在教学《巨人的花园》后,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为巨人的花园设计一个新的告示牌。这一环节,重视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对学生的思维、答案不求统一。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参与热烈,审美情感也得到提升。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抓住课文的留白发挥想象、渗透学生生活返朴归真、整合学科资源构建高效、激励性评价形成兴趣等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已终,趣未尽

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 尽管课堂的结束部分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其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并不亚于课前教学导入。精彩的结尾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功效,还能帮助学生回忆本堂课上所学的知识,产生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效果,使学生期待着下堂课的到来。在《妈妈的账单》教学结束时,这样处理“像小彼得这样给妈妈列账单索取报酬该不该?你们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事?如果妈妈也给小彼得列一份账单,该怎么列,会怎么列?”这样由文中的主人公到学生自己,由彼得到妈妈,这样对比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指导。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语文教学也应如同写作一样,让学生在每一教学环节中都能带着激情,积极快乐地学习。

猜你喜欢

丑小鸭账单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账单式小康
账单式小康
丑小鸭摘花瓣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