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浅议
2019-01-14刘海燕
刘海燕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蔚州镇三街完全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5700)
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上课铃响了,教室外面还有人在追逐打闹,教室里面乱哄哄的。这时候教师扯着喉咙喊,效果也不显著。但是我们如果说:“第一组的同学做的真好,已经全部坐好准备上课了……”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全班学生都会跟着坐好,然后在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上课。
其实,老师用的就是心理暗示这种教育方法,暗示学生要向坐得端正的同学学习。我认为,暗示就是用含蓄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导向影响,使他们的行为能符合我们的意愿。特别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自尊心一般很强,一旦发现有别人干涉自己,便不由自主生出抵制力量。而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心里相信了教师说的话,就会按这种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下面三方面可以发挥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
一、语言暗示
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没用的。这就是说,教师以势压人的批评是不能解决孩子们的思想问题的。在我们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不努力,老师会随意训斥;学生品行不端犯了什么错误,教师会大发雷霆……暂时来说,这顿训斥的确也会收到效果。但是,却后患无穷,这种言语可能给学生带来不积极的心理暗示,应尽量避免。
(一)暗示目标。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如果教师能多说几句希望的话、鼓励的话、祝愿和期待的话,如“很好,继续努力”、“有进步,希再接再厉”“这样做真对……”这些往往都能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二)暗示错误。小学生之间为了一点小事起纠纷是常有的事情。对这些小事,班主任管还是不管?谁是谁非又怎么都说的准?我认为无论对错,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在学生听写、做课堂作业本偷看他人答案时,做操不认真时,我常对他们说:“刚才你好像做错了什么?到底什么事?”暗示学生回忆当时发生的小错误。这样的暗示方法,能让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无抵触情绪,借用含蓄的语言、弦外之音表达自己的意思,更有助于学生自觉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二、非语言暗示
这是指除口头语言外的其他肢体语言,如眼神、表情、动作、体态等。这些非语言的沟通就是所谓的“无声的艺术”,往往能收到意外的功效。
(一)行为暗示。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以行为暗示能够起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有位老师在班内刚打扫完卫生后,发现有几位同学乱扔纸屑。这位老师发现后,没有板着脸孔让学生捡起来,而是自己慢慢走过去弯腰把纸屑捡起。这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全班同学,班上的学生都立即动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当然,教师的这次行为暗示只能短时间的起作用。但是如果反复几次之后呢?相信同学之间会无形中形成讲究卫生的班风。
(二)眼神暗示。眼神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应多用眼神对孩子传递信息,对孩子进行教育。我认为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来管理学生,并把眼神暗示分为:暗示鼓励和暗示提醒。
暗示鼓励,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也用得较多。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站在一旁看着学生,时不时地递上鼓励的眼神,一定会让学生信心倍增;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送上赞许的眼神,再辅之以微笑与点头,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欣赏。在遇到过听讲不认真的学生,我稍微长久地注视某一学生,并对他眨下眼睛。收到老师的暗示,学生立刻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可能会把头微微一扬或做一个坐端正的姿势。
(三)教师本身的暗示。教师本身的性格、气质等因素,都在无形中给学生提出暗示,左右学生的行为。我认为,这是心理暗示中最基础也是影响最深的。低年级的儿童离开父母后,觉得老师既亲切,又有些害怕,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青睐。这时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灿烂的微笑会给他极大的鼓舞。
三、评语暗示
评语是老师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的教师寄语。评语虽短,但对学生来讲,是老师对他的一学期总结,不少学生拿到本子时总会认真的阅读评语。我想,评语这样的书面暗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写评语应重在激起积极的心理暗示,重在鼓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看到成长之路中的点点星光。班中有一位学生各方面表现一般,没有突出优点,也没有明显的缺点,但是,他由于要等父亲下班,每天总是最后离开班级。我为他写了这样一则评语:“你是一个关心集体的好学生,老师常看到你帮值日生整理桌子,并为班级关好门窗,老师为你的举动感到高兴。我相信,你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得更好!”相信他看到这样的话,会很开心,以后会乐意帮班级做更多的事。
对于缺点的提出,力求含蓄委婉。要想矫正某人的缺点,不妨反过来先赞美对方的其他优点,然后含蓄委婉地提出他的不足。如“你是个聪明的男孩,课堂上总见你的小手高高举起。在老师心里,一直认为你也很不错,当然如果你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那多好啊!老师等着你的进步。”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非强制性的,能较好疏导学生的品行。在培养人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教师巧妙运用心理暗示能收到比直言不讳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些心理暗示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