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对接问题初探

2019-01-14刘欢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教材

刘欢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大屯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8250)

一、教材的对接

大家都清楚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教材,也就是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教材是有专门的教材编写委员会,专门组织抽调那些资深专家、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共同组成。经过这样编写审定的好处是能让教材形成一个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也比较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但是,如果我们调查或者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幼儿院所使用的教材却是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都有,即使在同一个县城或是同一个乡镇,这个学校使用的是这个版本而那个学校使用的又是另一个版本,不是说这些教材不好,而是因为过于花哨,这就势必牵扯到孩子一旦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上的衔接困难,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就增加了孩子对学习的畏难情绪。

因此,组织或者成立这样一个从幼儿园直至高中的专门的教材编写机构,聘请资深专家、教研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规律,对教材进行统一的编写、审定是一件很有必要的。

二、评价机制的对接

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来已经有好几年了,之所以提出了这个口号,是因为发现: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抓得太紧了。就像以前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说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多学生,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不会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 现象。这也正是国家提出并且推广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其实,广大学生、家长、老师都心知肚明——尽管素质教育的推广已有好几年了,但我们的实际教学仍是应试教育唱主角,每年热炒的全省的或是全市的中考、高考状元便是应试教育的自我广告。说了这么多要说明的一个意思就是:现在的义务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要说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得到幼儿园去找。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手舞足蹈的身影;可以听到孩子们咿咿呀呀的歌声;可以看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活动。为什么会在这儿看到素质教育的影子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园不考试。这就是造成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二者教育观念上差别的根源之所在,说穿了这是一个评价机制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师们才能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放开自己的手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孩子们的教育,才能到得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师资的对接

由于教师资格证的推行教师被生生分成了几块,即: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这样划分的好处或许就是可以让教师用较短的时间钻研并熟悉本教学段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快更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从这一点来说这样做的确无可厚非,但是,从真正培养教师的角度出发,说到底就是从孩子的成长与未来考虑,教师的任职资格不应当如此的泾渭分明。已故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不就大力呼吁要培养“通才”吗?如果把教师拘束在本学段画地为牢式的小圈圈里打转转,岂不成了“井里蛤蟆井里跳”吗?教师哪有机会对教材的编排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研究呢?照现在的做法,就是连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都谈不到呀!这就直接造成了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上的隔膜。所以,为了孩子们的明天着想,就应该考虑各学段之间教师的循环,譬如,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可以循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可以循环,初中教师可以与高中教师循环,不一定非要卡住任职资格各自为政不可。这样一循环对培养教师的全局眼光,使各学段之间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四、教学方法的对接

现在的幼儿园大多数是私人开办的,为了生存他就必须想法设法把幼儿园办好。首先,要切切实实交给孩子们一些东西,比如,唱歌呀,跳舞呀,绘画呀……另外,必须打出品牌。这个理念要概括一下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办出特色。比如,在许多幼儿园开设的诸如:心指速算、珠心算等。家长们都觉得这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很有用的东西,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一点小人儿,两把小手一伸100以内的加减法算的又快又准,谁能不喜上眉梢?谁不愿意把孩子往这儿送呢?这也许就是大家常说的“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吧!可是孩子们一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这些原来在幼儿园学到的方法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他们的爸爸或是爷爷时代就已常见的数小棍、数指头、划圈这一套老办法。对这些六、七岁的孩子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过一段时间他们在幼儿园学到的好多方法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思想一下这的确是一件叫人疾首蹙额的事情。其实,我们都知道让孩子掌握一个好方法其价值远远大于考一次或两次高分。为什么我们要把包含了许多先进成果的好方法就这样轻易丢弃了呢?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假如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能够成功的对接该多好哇!

实现幼儿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的无缝对接,我觉得不仅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也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教材
教师作品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刘辉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