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理新歌剧《玛妮》大都会首演

2019-01-14谢朝宗

歌剧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乐团马克歌剧

文:谢朝宗(本刊驻美特约记者)

玛妮(Marnie)是个不断变化身份的女子,她每工作一段时间,获取到该公司的保险箱号码后,就把存款偷走,然后改名换姓、改头换面再去另一家公司上班,对新东家重施故伎。像这样的人,有不同的“艺术分身”也是理所当然,玛妮的故事先是被写成一本小说,然后拍成电影,现在又变成一部歌剧。

歌剧《玛妮》(

Marnie

)由美国作曲家尼可·穆理(Nico Muhly)所作,是这位还不到40岁的作曲家在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第二部作品。他的上一部歌剧《两个男孩》(

Two Boys

)取材于一则当代英国的网络犯罪新闻,《玛妮》则是一个1960年代英国的办公室诈骗故事——他似乎对发生在英国的犯罪故事特别感兴趣。

穆理的音乐兴趣十分广泛,不过可能因为他从小就是教堂合唱团成员,所以复调音乐是他最钟爱的音乐形式。《玛妮》一开始在办公室里的场景,就是以这种多声部复调的方式呈现,许多细微的不协和音,正象征着一个忙碌的办公室里乱中有序的景象。然而在这个很有现代感的开场后,第一幕逐渐失去戏剧张力,这个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剧本结构——不断引出新的场面及角色,却并没有累积戏剧张力的效果,反而分散了观众最关心的故事:玛妮行为的心理动机及后果。玛妮遇见改变她命运的人物——由客户变成她老板,最后又变成她丈夫的印刷厂老板马克(Mark Rutland);玛妮用偷来的钱让母亲搬到好一点的地方去住,但她们的会面很快演变成母亲的抱怨;马克的弟弟特里(Terry)硬要跟玛妮约会;玛妮在酒吧里遇见她以另一个身份存在时的旧识;马克的母亲抱怨马克管理公司无方……这些场景与玛妮故事的关系深浅不一,情节主要是在铺陈,但在歌剧里它们都被处理得很相似:长度相当、中慢板的节奏、近宣叙调的旋律、没有戏剧高低潮的起伏。穆理的音乐有着极简音乐的细致和轻灵,他以不同的乐器来代表不同人物(如玛妮是双簧管、母亲是中提琴),给了乐团许多表现的机会,但整体说来虽然悦耳但太平淡,以致不能抓住人心。

在第一幕结束前,马克因抓住了玛妮欺诈的把柄,以此要挟她嫁给他,在蜜月时更进一步要挟而强暴她,该幕结束在玛妮割腕自杀生死未知的悬疑时刻。第二幕开始,我们知道她得救了,但她和马克的婚姻也陷入僵局,表面和谐、私底下剑拔弩张。马克在这一幕开场时的咏叹调,是全剧最抒情的段落,他回溯在林子里撞见一头小鹿,鹿的惊惶无措让他想起了玛妮。他和玛妮谈条件,如果玛妮答应去看心理医生,他就让玛妮去看她喜欢的赛马。这引来全剧音乐性最丰富的两个场景:一是玛妮喜欢的马在奔跑时被射伤最后不治,整个乐团将音乐推向最高潮后戛然而止,充分展现了以音乐创造戏剧性的效果;第二个场景是她去看心理医生,玛妮的几个分身吐露出她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不安,乐团的伴奏则往往传达出相反的情绪,显示她内心的挣扎。穆理的音乐在第二幕起到了主导情绪的作用,比起之前一幕要有趣许多。

《玛妮》的制作和演出团队都是一流的。导演迈克尔·梅耶(Michael Mayer)和舞台设计朱利安·克劳奇(Julian Crouch)以不断变换位置的条幅投影转换场景,达到迅速变场的目的,投影也以颜色和图案呈现不同情绪。琳尼·佩吉(Lynne Page)设计的服装给玛妮鲜艳的色彩,在其他角色的灰黑中特别突出。凯文·亚当斯(Kevin Adams)的灯光,有效地制造出阴沉的感觉。

女主角伊莎贝尔·伦纳德(Isabel Leonard)饰演的玛妮是一个压抑内敛的人物,观众感觉到她有着痛苦的过去,但却始终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就如她的丈夫一样;饰演马克的克里斯托弗·马尔特曼(Christopher Maltman)也给予了这个角色丰富的性格;伊斯汀·戴维斯(Iestyn Davies)的假声男高音给了特里一种邪恶的感觉;女中音德尼斯·格雷夫斯(Denyce Graves)则给了玛妮的母亲丰满的声音。指挥罗伯特·斯帕诺(Robert Spano)把不同层次的音乐线条都诠释得清晰明澈。

猜你喜欢

乐团马克歌剧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走进歌剧厅
滚烫的交响灵魂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马克明篆刻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香港中乐团第37乐季开幕音乐会:千年之声 钟乐龢鸣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