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的统一行的融合心的链接
2019-01-13郑翔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心灵力量、拓展其个体能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线体育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课堂上,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开展,通过“学问式”“立志式”“勤学式”“责善式”“改过式”“唤心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行、心”三个层面出发,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课前预设达到“知”的统一
体育课堂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的能力,首先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树立志向,明确团队组建的目标以及团队合作的意义,从而使成员间认知统一、化零为整。
1.“学问式”以期明确意义。在团队合作练习开始前,团队个体采用“学问式”的方法明确团队合作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在合作中容易出现的心理波动,从而解决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等各类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内心对团队合作的认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心灵品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团队整体成绩的提升产生影响。具体来看,成员间通过讨论、互问等方式来解决个体如何在体育团队中起到作用、个体与集体如何配合使成绩更优、某些体育项目如何分组等问题。如,球类比赛团队建立之前,教师可采用“学问式”来引导学生讨论队伍建立的分组原则、各团队所需的角色位置、攻防两端个体任务分配、首发替补名单的选定等问题,初步落实队伍的分工,树立团队整体性观念。
2.“立志式”以期建章立制。通过“立志式”让团队整体树立志向,设定共同的行动目标,在合作练习竞赛中设置路标能指引所有团队成员扬帆前行,从而解决团队整体的制度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就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通过立志建立队规队训,明确团队分工,让学生对团队合作从外知转化为内驱力,约定行动指南,从而获取团队合作之行动真知。如,球类比赛团队建立伊始,队员们通过“立志式”分析个体的优点与不足、比赛的竞争对手和赛制、所要克服的困难及所要取得的各阶段成绩等内容,制订相应的比赛计划,明确个体及团队的任务和目标。
二、课堂实践促进“行”的融合
“知行”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当学生达到“知行”的程度后,不需要教师专门教学,就能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落实、全心投入,做到真知真行,从而提升自我、强大体育团队。
1.“勤学式”以期践行磨合。既已立志,唯有勤奮学习、努力拼搏方能在实践中促进团队磨合。个体根据周期计划明确职责,以团队为整体开展合作练习,同时根据练习成效不断改进,对于突发情况可依靠团队的智慧来合理解决。在“勤学式”中,团队成员要从心里改变自身的想法,加强对体育合作的认识,发挥好各自的角色,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己,树立自我个体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如,在球类团队赛前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勤学式”不断强化学生单一配合练习以及组合战术;如篮球传切配合练习、排球的双人配合练习与团队攻防战术等。通过这些合作练习的践行磨合,能有效提升个体间的合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团队合作能力。
2.“责善式”以期合作互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体育团队活动中,个体的发挥和团队中的配合难免出现纰漏,这时就需要个体认真履职并勇于纠正队友的错误。通过“责善式”的开展,每名成员都能更好地相互配合合作,将各自遇到的疑难进行讨论,并补充不同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善于倾听、思考、判断别人的见解外,还要主动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在练习中,对别人的错误动作要及时提出意见,不打断他人发言,在倾听时能抓住重点并快速做出判断。最后要发挥好团队评价的作用,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队员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学生能通过探讨、争论、评议和质疑等责善过程,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如,球类团队比赛期间,除了听取教师或教练员的分析以外,队员们可以利用比赛暂停或中场休息时间开展集体责善,共同寻找自身队伍的薄弱点和优势,调整部分队员间的配合,从而更好地运用比赛战术增强团队间的配合。
三、课后体悟形成“心”的链接
在团队合作项目上学生要把外在的知识,通过自身练习进行整合并将其展现出来,最后再内化为内心体悟,这个整合和统一的过程就是完成个体与团队间心上链接的过程。
1.“改过式”以期反思体悟。体育团体活动及竞技比赛不仅仅是个体间的身体配合,更是学生内心所知的实践。在合作练习的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改过式”,使团队中的个体能对自我表现进行自省体悟。教师可以设计个体团队合作体悟表,量化相关指标,并让团队成员书写自我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与他人配合的成功之处及失误之处。通过反思体悟,让成员相信团队的力量,坚信无论任何困难都难以撼动彼此内心的信任感,那种超越自我的团队凝聚力犹如化零为整般牢不可破。如,球类团队阶段性比赛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改过式”,让每位队员分析其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攻防两端配合的薄弱环节,鼓励队员们发现、指出团队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实践改正。其中“改过式”的关键是在对理论分析基础上的实践进行改进。
2.“唤心式”以期心上为一。开展“唤心式”旨在拓展个体在课堂外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个体除了适应队友、团体外,还需要适应社会。在体育课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时不时地分享在课堂外的团队合作实例及体育赛事新闻,从而更实际地体悟团队合作的价值与意义,教会学生如何用不变的心去适应不同的团队和变化的社会。此外,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整体。体育课堂不是单一战线,作为体育教师要打破课堂藩篱,多通过学生的课外表现去引导其树立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如,球类团队训练及比赛磨炼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比赛中学到的勇于拼搏、相互合作、奋勇争先等精神运用到在赛场外的学习、生活中,完成与社会的链接。
——郑翔(浙江省余姚市姚江中学,3154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