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2019-01-13颜笑还

中国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摘 要]在近几年中,许多上市企业开始尝试依靠资产减值的方式,以此完成企业盈余的管理工作,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也正是这一情况,使得我国整体市场的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干扰。为此,相关人员便需要对其具体影响开展全面分析,以此推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文章将阐述资产减值对公司带来的影响,探讨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缺陷,并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处理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资产减值;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股配动机;盈余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106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我国市场经济的变化越来越快,使得资产本身的价值也随之不断改变,如何将其资产价值反映出来便是当前市场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为了防止资产出现虚夸的情况,导致公司的经济利益遭到夸大。为此,企业必须基于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资产减值,以此能够确保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以及可靠性特点。

1 资产减值对公司带来的影响

经过对比后可以了解,在我国会计准则正式实施之前,许多公司都使用减值准备开展管理。不仅如此,其力度还很大,只是在这几年中有所下降。在准则正式实施之后,这一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在第一年时,效果还不错,但是在之后几年又出现了上升的情况。总体来说,此类情况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扼制。但其影响仍然存在,通过调整数额的方式,促使企业自身账面金额有所提高,从而实现盈利。

2 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缺陷

(1)退市制度存在缺陷。目前而言,我国许多企业都希望自己可以成功上市,毕竟一旦上市之后,自己将拥有更高的信誉,同时也能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也可以依靠较低的成本从社会中获取充足的流动资金,社会地位和效益将会获得大幅提升。尽管整体难度偏高,需要多个硬性条件得到满足,但是这些企业仍然在不懈努力。我国对于上市企业有着相关规定,如果该企业连续两年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则会被记录为“ST”,其股价的跌幅与上涨都不能超过5%,同时在进行报告制定的时候,必须提前完成审计工作。如果该企业连续三年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则需要暂停上市。如果该企业持续一年都未能做到扭亏为盈,则会直接终止其上市。根据这些内容可以了解,企业自身是否可以上市或者退市,基本上都取决于自身的盈利情况。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企业便会采取特殊手段,也就是资产减值准备,以此可以有效防止亏损出现,提升自身的经济利润,甚至最终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2)不允许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基于我国新规定可以了解,所有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都不能逆转,而在明确之后,也不能将其转回。之所以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防止一些企业通过利用特殊手段对经济利润开展控制。毕竟,在对于非流动资产开展处理的时候,所有减值准备都能够直接转回。不仅如此,当这些资产回升的时候,如果早期的减值准备都不能实现转回,而且不能在账面中显示,则其信息的可靠性便会大幅度下降。例如,某公司自身的一项资产原本价格是130万元,在第一年的年末阶段可以从中收回100万元,此时价值准备便是40万元;而在第二年的年末阶段时,该金额便会上升到110万元,然而由于之前的40万元不能转回,因此当前的账面仍然是90万元。如此一来,不仅账面的金额和历史成本出现了差异,而且与回收金额也完全不一样,可靠性非常低。

(3)减值会计制度陈旧。基于新准则的要求,尽管在制度层面对于标准和方法进行了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自主展开判断。例如,在新规则背景下,尽管对于具体回收金额进行了明确,但很多时候却无法对其数值进行明确,主要原因便是其涉及的诸多因素无法有效确定,不能同时量化处理。为此,会计人员自己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水平,从而能够根据当前信息及时展开判断。

3 盈余管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1)对退市制度进行改进。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能否实现持续上市,取决于自己能否获取更多的利润。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便会采取各类手段尝试对利润展开操控。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便是现阶段我国的退市制度不够合理。通过调查能够发现,我国退市中的问题非常多,最为明显的便是实际渠道极为单一,同时其作用也很难完全发挥。如此便造成许多并不具备持续盈利的企业完成上市。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政府部门理应对早期的规定开展调整,改善原有的指标体系,最为常见的便是资产使用情况以及日常经营中的各类指标。在对企业进行考核的时候,将重心更多放在稳定收入方面,以此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如此一来,企业便会转变自己的经营态度和模式,不会抱着机会主义的思想进行日常经营,从而使得企业适度运用稳健性原则的动力得到全面增强,进而确保资产减值的处理更具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2)允许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对于我国来说,企业的整体数量非常多。因此在开展会计处理工作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也是各具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目前来说,政府只能通过非流动资产减值不得冲回的规定进行限制,以此防止企业会有任何造假行为出现,从而不会产生随意调整利润数字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仅仅只是在表面展开了限制,并未做到深入其中。为了能够处理这一问题,企业便需要对所有可以进行回收的金额重新开展估算,从而可以确保核算工作变得更具精确性以及准确性特点。不仅如此,如果企业内部所有已经计提的资产都有了明确证据,从中可以说明这些资产的减值已经逐步回到上升的状态。此时便可以尝试将这些减值全部都转回,以此更好地完成资产的计算工作。为了提升处理效率,会计人员可以对IASB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凡企业在完成资产确认的工作后,理应在第一时间对所有能够进行回收的金额数值开展估算。除去其商誉之外,所有内容都能够进行转回。而在计算的过程中,还需要参照轉回规定的要求,以此能够明确具体的转回金额。

(3)对职业标准进行量化。在当前会计界之中,稳健性可以算作是一类全新的观点。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往往对于环境层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需要确保会计人员依靠专业的眼光展开处理,同时还要尽可能为其创设良好的操作环境。如此一来,在开展减值处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将其中潜在的不确定因素降至最低,从而提升估值工作的精确性。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环境本身显然不够,还需要会计人员充分展现自己的判断以及分析能力。通过运用自己的会计知识,并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以此可以获得不同的处理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除了需要对于会计政策的内容方面做到充分熟知,而且还要对于企业的业务处理做到精通。因此,企业理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丰富其知识基础,增强其实践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当然,仅仅只有这些仍然不够。在操作的过程中,员工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时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展开处理,并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会有任何违规的行为出现,进而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全新的准则,完全可以对早期企业滥用减值准备的行为予以一定程度的扼制。但是,其本质影响仍然存在。为此,政府在制度层面还要进一步改进,尤其是要求“不允许转回”,以此可以对管理空间开展全面压缩,进而确保减值的效果可以展现出来,并正确反映企业自身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凯贺,皇甫玉斌.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理论与应用的探讨[J]. 纳税,2018(19):98-99.

[2]傅蕴英,唐菊香. 资产减值准则修订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关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实证检验[J].财会月刊,2018(5):168-169.

[作者简介]颜笑还(1990—),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税务。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