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9-01-13黄丽梅
黄丽梅
(中共调兵山市委党校,辽宁 调兵山 112700)
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不可忽略的是农民群众依然是我国人口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必须要从本质上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建设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要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及时发现其中会影响农村经济水平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确定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当前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
(一)受到理念制约
就目前农村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农村中很大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其对于政策缺乏深入了解,过度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国家所出台的诸多惠民之举一旦在短期内对农民群众的自身利益产生影响,就会失去农民的支持,甚至被农民所排斥。例如煤改气工程,本身属于较好的工程,但是因为其在铺设地下管道和进村入户的时候,会涉及到破坏部分路面等问题给村民带来不便,因此在其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遇到阻力。有的村民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问题,却没有认识到该工程的长远效应,最后还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农民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相关工作得以落实。
(二)农村的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且缺乏较强的农业基础设施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因为在资金、技术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方面受到限制,导致手工传统作业依然是农业生产的主基调,如此不仅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当前还有部分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面对自然灾害时,缺乏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现有的设备设施已经老化或损毁,也都对农业生产存在负面影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先进的农业理念
行动需要依靠意识的支持,农业发展必须要基于先进、科学的农业意识经验,农民群众不应该将眼光局限于当前的短期利益,而是要能够将眼光放长远。但是想要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一目标,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由于农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普遍相对较低,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相对较慢,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充分落实宣传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必要的引导工作,通过定期为农民群众安排培训的方式,让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先进的思想理念,促进其向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使得其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成长为新型农民。
(二)政府方面需要实现土地流转经营形式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寻找全新的土地流转经营方式,通过新的流转经营形式,切实保证农民群众的自身利益,真正遵守自愿、有偿的基本原则。
(三)注重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并侧重畜牧等养殖业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按照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注重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效农业产业,如此也是提升农民群众收入的快捷方式之一。对此需要充分了解农村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其所处区域的优势所在,在对自身的优势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从自身寻找并发展特色的农业产业。例如当前我国部分省份已经成为非洲猪瘟的重灾区,此类省份已经不再适合在未来十数年内继续养猪,所以可以选择调整为养鸡、养鸭等;而对于尚未传染非洲猪瘟的省份,需要按照本身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展肉猪养殖,并且充分利用尚未传染非洲猪瘟的优势,做好相关疾病的防范措施,确保肉猪养殖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四)合理调整当前的发展思路,有效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的综合实力
目前还有不少地方农村方面的经济情况还相对薄弱,其集体经济方面仅能够靠转移支付而勉强维持基本的运作,但对于道路养护、环境治理、农民培训、子女教育以及文化医疗等与农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最为直接的公益事业,则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难以实现。如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开发资源、争取项目、多元化的帮扶,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使得原有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切实保障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五)完善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
必须要构建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力度,通过组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健全相关的终端设备,构建完善的信息体系,使得信息在农村的覆盖率与普及率显著上升,从而有效拓展农民群众的视野,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群众思想意识,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此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于相关的信息系统,深入落实阳光工程和扶贫开发转移培训,加强建设农民群众培训体系及服务体系,并做好新时期的经济宣传工作,可以从长期转移、短期转移、季节性转移、县内外转移以及国内外转移等多种渠道,引导和组织农村的劳动力在不同地域进行合理有序的流动。基于所构建的乡村劳务信息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务信息平台,提高劳务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成功率,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六)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工作
政府方面应当构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以提高对各项工作的指导,以资金及政策予以强力支持,从物质角度构建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由于农民群众才是农村的主人,因此需要尊重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农民群众可以共同参与到农村建设发展中来。
三、总结
当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所采取的诸多措施,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在肯定以往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客观地看到目前在建设农村经济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并且要合理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效提升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确保农村经济实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