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调度控制系统主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2019-01-13马铭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马铭

(国网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目前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存在主配一体和主配独立两种建设模式,主配一体化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通过一体化架构和精简功能,仅需按需部署配网采集和应用服务器、定制选配配网软件功能模块,即可实现主配一体化系统功能,整个系统的建设费用大为降低。

二、建设周期缩短

由于主配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模式对原有调度系统无论是硬件架构还是软件架构均未作根本上的改变,结合对已有主配一体化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总结,已经摸索出一套简单、易行、可靠的系统升级建设方案,降低了实施难度、缩短了实施周期。

三、运维成本降低

当前自动化运维力量不足,在很多地区无法满足主配网两套调度系统的同时运维。主配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主配网数据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有效地节约人力维护成本。

四、一体化应用能力大幅提高

建立完整、统一的发输配一体化电网模型,共享全网支撑信息,避免EMS与DMS不能获取相关信息局限性,减少主配网之间数据转发和冗余维护。通过全网信息交互共享,消除输配电网边界信息不匹配现象,提高电网分析计算准确性。基于输配协同各类应用,实现全网运行方式优化,为电网提供一体化运行决策支持。

在配电网防误操作系统应用方面,其应用功能不断拓展,逐步打通了与PMS、OMS、EMS等系统接口,在线路拓扑着色、调度防误模拟操作、设备查找定位、供电链路查找、智能操作票、图形管理等基本业务功能基础上陆续拓展出web浏览、智能运方安排、智能事故预案编制、双电源用户展示等高级应用,实现了PMS单线图导入、审核、发布功能,并可根据PMS系统图模数据,实现设备ID的匹配以及连接关系的校验。目前,配电网防误操作系统应用广泛,各项功能日趋完善,并成为配网电子图异动流程中单线图审核的重要工具。

在主配一体化系统建设方面,从调度和配网调度员操作角度看,主网调度控制系统与配网调度控制系统这两套系统被感知成一套逻辑上一体化的系统,但实际上它们是两套独立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拥有独立的软件平台和硬件,可完全独立运行、互不影响。通常情况下,两套系统间存在着密切的信息交互:主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维护好的变电站内图形、模型定期通过服务总线同步到配网调度控制系统(OPEN3200)并在变电站出线处与配网单线图通过模型拼接技术来建立完整的电网拓扑;遥信遥测等实时数据信息通过消息总线转发到配网调度控制系统。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调度系统和配网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松散,耦合度更低;二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前置转发通道维护、主网图模及遥信遥测信息转发、配网遥控信息转发等较复杂的日常维护工作;三是调配一体化的应用开发起来较为复杂,比如馈线自动化功能、负荷转供、潮流计算、大规模停电恢复等功能需要在两个系统间进行交互、迭代和接口调用。

对于主配网一体化系统建设思路为:在现有主网自动化系统中适当扩充相关软硬件资源,采用在同一个基础平台上实现主网监控信息和配网监控信息的一体化接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主、配网的“调控一体化、主配一体化”。以“架构标准化、应用规范化、资源集约化、系统友好化”为目标,实现在不影响现有D5000架构基础上,继承区域互备、模型中心等先进成果,将主网应用和配网应用相分离,分别满足主、配网调度监控的不同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