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性初探

2019-01-13王建强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王建强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8)

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进行有着巨大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所以情感教育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一、“寓教于情”要依据文章本身蕴含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文章是运用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渲化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因素首先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做到“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这样才能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把作者的情思化作自己的情思。《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秀抒情诗,作者柯岩以感人肺腑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在讲解这首诗时,要首先讲了周总理为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激发起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当感情完全投入了,眼泪也不自不觉地流了出来,教师的情激起了学生的情,师生之情交融在一起,也激起了学生对周总理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热爱之情,课程始终在情景交融中进行,教学效果极佳,学生对这首诗也久久不能忘怀。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依据文章本身体现的情,通过语言艺术去诱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图景神往、倾心,产生情感共鸣,就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寓教于情”教师起主导作用

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扣人心弦。但是,学生对语文课却感到枯燥无味,因为执教者只把语文作为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而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发。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需要情感的滋润,无法忍受机械被动的灌输。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学生对教师、对所学学科的情感态度,往往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强度,并间接影响到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说学生在呼唤情感。所以教师要因势利导,要对课文中所表现的各种情感认真感受,然后以教师情激发学生情,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靠语言,要以言感人,要让情感充满语文课堂,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内容去创设一种情景,来诱发学生的情感。

朱自清写的《背影》,融合着作者丰富的深挚的感情,文章朴实,凝重,无花花绿绿的艳词,没有故作姿态的矫饰,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充分体现了父子之情,父对子满怀热望的慈爱之情。课前可以通过类似于《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把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然后教师点出“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父亲、母亲对子女都充满者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发自内心的。然后放视频,学生看着课文,听着视频,整个教室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这样师生的情与作者在文中反映出来的情融洽在一起了,课的效果就很好、讲课结束,学生还在回味,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师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师生情感交流,互相感染,共同体验着教学的愉快,苏联当代心理学家赞科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达到的。”所以要使教学效果好,教师必须要强调学生的情,在以情激情中,教师必须以诚感人,以言感人,千万不能以教训人的口吻对学生唱高调,说假话,千万不能故作姿态,矫揉造作。

三、激发学生情感的几种艺术方法

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也是有感情的,关键是看教师调动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反映不同的情感,采用不同的激情方法,但是采用任何一种艺术方法,教师都要真诚,真诚是激情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把握作者的情感。于漪老师是很注重挖掘文章中的情。她说:“诗和文都是情铸成的,教师备课要深味文中情意,受熏陶感染,有真切体会,教课中情注其中,文字就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以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首先做到教师情和作者情交融,这样就会有真诚,学生就会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受到感染,有了真诚这是一个前提,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还要讲究传情、激情的艺术方法,不然单靠真诚不讲究艺术方法感染力也会受到影响。

1.用导语创设情景。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教师一上台,学生就会调节心理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方面来。这时教师就要把握住这一关键的时刻,用导语把学生马上引入到创设的情景中去。所以有的人把导语称为“上弦”“定调”就很形象地概括了导语的作用,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用导语创设情景,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入“共振”境界。

2.富有魅力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情感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带有鲜明情感体验的直观性的朗读或范读。富有魅力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充满语言的感染力,更能直观地再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娓娓动听的声音,唤起学生内心的视象,使他们在不自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冲动,对客观事物作出或褒或贬的审美评价。可见情感教学中,朗诵所起的作用是很关键的,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敬仰爱戴之情,是一篇朴素而又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就组织学生有表情的朗读,从中体会到作品中“爱母亲,感激母亲”之情。

3.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借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创设情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根据课文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就放了朗读视频,学生边听看视频,边沉浸在思念周总理的感情之中,声情并茂的朗诵把学生的情调动起来,整个教学是在情景交融中进行的,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关键是执教者。

传情和激情的艺术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可以不拘一格地使用各种手段,关键在于更有效地传情和激情,语文教学呼唤情感,让情感充满语文课堂,以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