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19-01-13夏烈生
夏烈生
(湖南省安化县古楼乡中学,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水平发展成为了初中物理学科的主要目标。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来看,想要让学生在初识物理的初中学习阶段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就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最本质的物理,因此采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化教学,成为了初中物理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价值,做好对其应用模式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一、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生活化策略
对于学生而言,物理作为他们初中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门新学科,其是既陌生又神秘的。在这种教学前提下,教师必须要展现出物理知识的魅力,完成对学生的兴趣激发,生活化导入由此得以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一定要保证导入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实现对他们的探究动力激发。例如在进行《透镜》一课的课堂导入中,我就将学生带入到操场当中,让他们观看我用放大镜点燃纸片的实验,由此来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他们通过合作实验的方式来意识到这并非是老师的“魔术”,由此实现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又或者在进行《光的折射》一课导入时,我会给学生分享我生活中的玩具,让他们观看我所制作的万花筒,让他们在产生感叹的同时,对万花筒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借助生活化导入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环境中,课堂教学阶段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的主要环节,做好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帮助。基于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生活素材作为案例,让学生以他们所熟悉和擅长的方式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为他们的物理素养构建带来支持。例如在进行《温度》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分别让学生触摸冷水和热水,让他们通过最直接的触觉了解温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想夏天和冬天人们的穿着打扮来意识到温度带给人的感官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温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又或者在《汽化和液化》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进行烧水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家烧水时的水蒸气以及锅盖上的水珠,由此做到借助生活素材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课堂训练的生活化策略
课堂训练作为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为他们所设计的知识巩固环节,其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这对于实现初中物理教育目标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课堂训练产生足够的参与主动性,教师必须要从学生所了解和熟悉的内容入手,生活化训练由此得以出现。例如在完成《家庭电路》的学习后,我就在课堂训练环节,将学生带入到了实验室,让他们根据我所给的材料,进行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由此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又或者在完成《电阻的测量》后,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铁片、塑料、木头等,然后让学生对其电阻进行测量,由此做到依托以生活内容为基础的实验来完成对学生的课堂训练,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电学知识。还有在完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课的学习后,我就让学生进行了制作小船的比赛,看他们谁的船承载力最大,让他们通过趣味性生活化比赛来进一步掌握浮力知识,为他们的物理素养构建带来良好的支持。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对于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水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并在充分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有效设计,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对他们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予以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物理知识,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成对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物理素养的构建,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