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019-01-13刘文芳
刘文芳
(天津市津南区第六幼儿园,天津 300000)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众所周知: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指南中指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父母的陪伴才能使孩子的心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父母和谐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尔克认为:“离婚的创伤仅次于死亡。孩子们感受到重大的损失,发觉他们突然遭到一些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的伤害。”可是面临着生活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家长选择了放弃婚姻,孩子成了破碎家庭下的牺牲品,孩子的心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某小班有个女孩子名XX,刚入园的时候性格开朗活泼,是老师的小助手,可到了小班下学期,小女孩的性格变的脆弱,在午睡中,突然哭着醒来,嘴里喊着:“妈妈,妈妈!”老师把孩子抱了起来,并低声的问:“XX,是想妈妈了吗?一会放学后,就回家找妈妈,好吗?”孩子轻轻的摇了摇头,说:“妈妈不回家了!我都好几个月没见到妈妈了?” 在老师的轻声安抚下孩子又睡着了,细想起来这段时间,孩子经常望着一个方向出神,在与小朋友玩耍时,变的敏感,莫名哭泣,下午放学的时候,老师将情况反馈给了小女孩的奶奶,奶奶也很无奈的表示,妈妈和爸爸因在为感情上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一气之下,妈妈离家出走,打电话也不接,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老师给小女孩妈妈打了个电话,希望她能来看看孩子,小女孩妈妈答应来幼儿园看望孩子,一天户外活动时,小女孩的妈妈和姥爷来到了幼儿园,XX看见妈妈眼中一亮,飞奔着跑到了妈妈的怀抱中,抱着妈妈不撒手,嘴里不停地说着:“妈妈,我想你!”……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分开,但小女孩爸爸同意妈妈看望孩子,陪孩子出游。父母离婚,反应在孩子头脑中最直接和真实的感觉就是要失去父亲或母亲。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将父母分开的影响在孩子的心中降到最小。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离婚并不改变对他的感情和态度,应诚挚地告诉孩子,离婚只是父母分开,父母依然爱他。
二、父母陪伴对幼儿心理的重要性
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手机、iPad成了人手必备的物品,不难看到小孩手中也拿着,陈鹤琴说:“从心理方面说,小孩子是好动的,好模仿的,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那拿着手机的孩子是活泼好动的孩子?有的父母一回家,就拿着手机或者电脑玩,不和孩子沟通玩耍,错过孩子的关键期,长时间面对电脑,电视、手机的孩子,容易引发电子产品孤独症,只对电脑,手机,电视感兴趣,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易孤僻,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如:班里面有个男孩名叫XXX,刚接触时,与他人交流时,没有眼神的交流,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在随后与家长的沟通时,老师了解到,小时候父母因为忙,将孩子托付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孩子总是自己看电视,等到孩子2、3岁时,等接回父母身边时,父母才发现异样,经过老师的观察,父母工作比较忙,一般是爸爸接孩子,爸爸性格比较内向,也不爱沟通,但妈妈性格开朗,老师就鼓励妈妈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出去玩,多与同龄的小朋友沟通,孩子很喜欢画画,老师就鼓励他参加少年宫的画画比赛,现在孩子的脸上常挂着笑容,性格也活泼了很多!
三、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家园共育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由于幼儿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生活场所,因此,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培养就得不到衔接,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幼儿就会出现“两面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如:班里的女孩子XX,长得甜美可人,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经了解孩子家庭条件很好,可父母非常忙,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孩子自卑内向,老师向女孩妈妈提出邀请,请她妈妈来参加幼儿园的三八节亲子活动,让女孩为妈妈唱了一首歌,女孩妈妈感动的留下眼泪,她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时光,这些美好的瞬间是金钱所买不到的,慢慢的女孩妈妈来参加亲子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从开始的参与者到后来的组织者,女孩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她也感受到妈妈的爱!陪伴是最好的爱!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学校里进行了亲子运动会、菜绘健康—亲子蔬菜制作、亲子水墨长卷等活动,组织家长助教活动如:同学们的妈妈和孩子一起种豆子,孩子们的奶奶和孩子在端午节包粽子、某同学爸爸是医生,为班里的小朋友讲解蚊虫叮咬的医学小常识,通过这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促进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孩子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了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在未来,社会和学校不仅需要智商高的,还需要拥有情商高的,一个健康的心理,使千难险阻显得微不足道,幼儿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三位一体合作配合,要把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做得更好,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坚持不懈地把工作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所有人走进童心,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最大的快乐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