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2019-01-13李凤环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李凤环

(武汉晴川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引言

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改革中,需要改革教学制度,更新教育理念,解放教育思想,有很多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应该继续在高校中存在,需要进行一定的扬弃,对传统思想和管理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对之前不甚明确的办学方针和办学定位进行重新规划制定,让民办高校从校内管理制度到教师教学方法和思想观念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民办高校目前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不断去探索前进方案,寻找改革的路径,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不断地完善自身是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和任务,为了达到以学生为本的目标,民办高校需要加强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实现“三全育人”。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简要阐释一下“三全育人”的概念,所谓“三全育人”,即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个思想是新时代高校办学需要坚持的理念。全员育人,指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包括了很多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方面,比如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不同的团体都是学生所身处的一部分,学生在其中受到教育,这些部分负责给学生施教。从民办高校的角度来说的话,民办高校中的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部门人员、服务人员等等各个部门的人组成的整体都是为学生施教的群体。同样的在家庭中,父母亲人都对孩子有很重要的施教作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教育孩子是父母应该担负起的责任,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就是父母没有做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现象。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中的各个行业的榜样,领先者都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包括道德模范、行业精英和明星演员,都会成为学生喜爱和模仿的对象。全程育人,指的是在各个施教者对学生施加影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刻维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的不同进行整个过程的教育。全方位育人指的是施教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角度等,这些方式方法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全面综合的特点,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的方法要经常进行创新,并且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教育方法内在的联系,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连贯性和方式的多样丰富性,将内容更新和方式改革结合起来,简单说来,就是指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将学生和教师之间、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进行良性循环、协调统一。

二、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下还有很多不足,有一些高校还没有制定出较好的管理创新的制度规章,还遵循着传统的管理办法,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教学管理创新和三全育人的制度,但是没有落到实处,只是纸上谈兵。在现在的民办高校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观念可能会和教育的本质相违背,教学方式也比较老旧,模式不够新颖。

(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偏离教育的本质

民办高校中的教师的责任是要传道授业解惑,要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交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但是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老师只着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看中,但是恰巧实践能力才是更重要的,这种错误的教育下学生可能只会做题而不会应用,成为一个“书呆子”,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老师提不起教学的热情,很多高校老师的待遇很低,从而迫使老师可能去追寻副业或者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来提高奖金,从而不去关注育人的成果。此外,教师评职称没有和教师的实际教育质量挂钩,教师只要完成机械的教学工作就可以,这一些操作都会使得老师的教学激情下降,制约了教师的发挥,使得“三全育人”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

(二)创新的教学管理手段方式相对缺乏,需要努力改进

一些高校的创新教学管理手段方式比较单一,还需要一定的改进。“三全育人”理念下,民办高校应该要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服务性和正确的引导性。但是很多高校的管理模式简单,完全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教育的管理模式有行政化的倾向,不利于高校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立足。

(三)现行的课程模式体系,特别是思政育人的课程模式体系尚不成熟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建设比较单一,尤其是很多高校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可能并没有专门的课堂,有些课堂也只是老师随便讲讲,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引导作用。课程内容若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不能确保学生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也没有相应的完善的评价机制,没有可以适应“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课程系统,导致“三全育人”观念不能有效地贯彻实施。

三、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途径

所谓教育,即是要育人,所以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非常重要,目前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极为薄弱,需要及时进行改革,突出德育的地位,从诸多方面譬如教学方式、考核制度、教学观念和师资力量等地方进行革新,提高教育水平。

(一)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首先要坚持“三全育人”的理念,对一系列教学实践进行改革,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探寻科学的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制度和学生的需求相适应,遵循时代发展规律,迎合教育本质,促进民办高校长久发展。

(二)继续完善育人实效的考核制度

民办高校要完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可以及时的指导改革进程的效果,也可以知道学生对教学创新的满意度,知道老师对于改革的支持度,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可以把育人的成果算入老师考核评职称的记录中,鼓励老师关注育人,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三)改革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还要注重改革课程体系,将育人的课堂建设起来,修订教材,推动课程体系改革,让学生可以选到优质的思想教育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中的育人作用,丰富不同课堂的教学模式。

(四)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建构合理有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学生的人生的导师,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民办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经常进行培训强化老师的德育意识,并且发挥不同老师不同的长处,将老师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反思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当好领路人的角色。

结论:

民办高校可以借鉴一些较成功的高校的育人经验,探索进行思政教育的实践手段,并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自身学校的学科特点、师资水平和学生层次,从而开发出一个符合自身的“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自己,推动自身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