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高段学生耐久跑教学的科学运用

2019-01-13施柳江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施柳江

(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婺城小学,浙江 金华 321000)

一、小学体育高段耐久跑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对小学生展开耐久跑教学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注意事项。首先,由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并且身体发育不完全,如果直接让学生跑完1000米或者800米,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出现受伤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耐久跑距离进行准确安排,可以对耐久跑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对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量,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教学训练的力度进行适当调节,从而使学生对耐久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一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疲累感;其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展开耐久跑之前进行相应的热身运动,要以慢走等舒缓的热身运动方式为主。

二、小学体育高段耐久跑教学方式运用

(一)应用游戏教学方式

对于耐久跑来说,其是一项相对枯燥的运动,需要学生长时间、高频率的重复一个动作,学生的身体很容易陷入疲惫的状态。应用游戏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并且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教师应该注意对耐久跑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增加,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得到有效提升。当学生的耐久跑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之后,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自身的抵抗心理。教师在正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尝试先设置一些路障,并且标示不同的指示牌,让学生通过慢跑的方式按照指示牌的指定方向通过路障,这样一来,学生部分精力就会被路障以及指示牌所吸引,疲惫的感觉不会特别明显,同时也不会觉得耐久跑相对枯燥。同时,在正式展开耐久跑教学之前,教师还应该注意对于耐久跑有关的一些著名赛事或者是趣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耐久跑有一种向往,从而激发学生自身想要进行耐久跑锻炼的欲望。教师在正式展开耐久跑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融入到耐久跑的运动当中,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感觉到耐久跑的学习有多枯燥。例如,教师可以将很多学生喜欢的“撕名牌”这一运动方式应用到教学当中,在每名学生背后贴上他的姓名,然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如果哪个学生的名牌被其他小组的学生撕掉,这名学生就要暂时退出游戏,最终会只剩下一名学生,这名学生所在的一组获得最终的胜利。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段耐久跑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进行明确,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以及沟通。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说,往往教学方式较为僵化,只是教师进行动作讲解以及动作示范,然后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较为被动,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课程学习兴趣有所降低。现阶段,教师在展开耐久跑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心态,运用情感交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耐久跑的乐趣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由于很多小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动作要领的掌握速度也很慢,在进行耐久跑的过程中,每跑一段路就会出现胸闷以及膝盖发酸的情况,从而导致步履缓慢,这也就导致了抗拒耐久跑的学生数量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励,使学生获得自信,从而更好的克服心理障碍。

(三)对教学场地进行优化变更

对于耐久跑教学来说,教学场地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会直接影响到耐久跑教学的综合效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之所以会对高段耐久跑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与教学场地较为单一也是有关系的。我国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男生的耐久跑距离为1000米,要求小学女生的耐久跑距离为800米,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学校操场跑道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跑道的一圈只有400米,这也就使得学生在进行耐久跑的时候需要围绕着跑道进行单一的、圆形的、机械化的运动,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进入疲惫的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情况以及学校发展的情况来向学校领导进行申请,尝试更换教学场地,可以选择将学生带到校外寻找开阔的场地,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严密的保护,保证学生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干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高段耐久跑教学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进行明确,注重应用游戏教学法以平等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对耐久跑产生兴趣。此外,还应该尝试对耐久跑的教学场地进行更换,从而使学生对于此项运动的抵触心理得到一定平复。在展开耐久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明确,从而保证学生运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