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

2019-01-13邱会元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邱会元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小龙镇学校,江西 吉安 343000)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的培养,为学生创建优质数学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氛围压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理解力不强,小学数学该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一、开展趣味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加之接触的数学符号和数字较为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容易转移注意力,进而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但小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很强,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充分利用,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内容时,笔者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解枯燥的数字,而是在黑板中绘画出彩色的圣诞树,圣诞树上挂满了贴有数字的礼物盒,同时在旁边列出加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们将圣诞树数字与算式结果相同的进行连线,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活动中,小组成员以接力赛的方式参与活动,最后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准确,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份礼物。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没有一个走神溜号的,全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一堂课很快结束,学生们还有些意犹未尽,与此同时加减法运算已经熟记于心,并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喜欢游戏,创设趣味游戏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结合生活实例,提升教学趣味化

小学数学实施趣味教学法,迎合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趣味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从而彻底改变传统“一言堂”的局面,确保数学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也是开展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笔者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情境融入到课堂中,组织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生活情境演练,学生们先在纸片上写出相应的数字代表相应币值人民币,之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售货员与顾客运用人民币购买物品的真实场景演练,在演练中学生们接触到结算、找零,使学生真实体验到生活中人民币的应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通过这种真实场景演练的方式,使课堂教学趣味性更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这节内容学习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意识,使学生们认识到在人民币上乱画等破坏人民币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使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趣味化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趣味化教学方法要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和新颖化,如果学生长期接触同一趣味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便失去了新鲜感,对这种方法的反应和效果会逐渐降低。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实现教学方式的新颖化、多样化。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以网络渠道了解更多的教学方法,并对自身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创造更多新颖化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认识数字”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数字角色扮演游戏,同时增加了学习演唱数字歌的方式,以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在这节内容学习中,学生们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中产生了的不同的学习体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大帮助,在两个不同情境中强化学生对数字的理解,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趣味课堂将数学课堂真正归还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感,真正使学生有传统的教学中的“要我学”转变为新课改环境下的“我要学”。

结束语

总之,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还可以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学科,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学好数学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