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9-01-13邱德利
邱德利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华秦小学校,重庆 400000)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进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把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各位老师带去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来看,生活化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关注点往往在讲解理论知识上,而忽略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导致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距较远,不利于小学生生活实践方面能力的养成。课上理论知识的学习仅仅是小学教学的一个方面,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生生活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也是要重点关注的,生活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养成是需要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来进行的,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会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一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其次,生活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加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阻碍了学生思维模式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在课堂上加入数学生活化的训练。并鼓励小学生在课上勇于提出一些在生活上遇到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另一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有着许多的优势,但目前许多的教师还是忽略了这种教学的模式,从而导致了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出现。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生活化的情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打破传统封闭课堂的教育模式,建立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建立生活化情境的主要内容是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并且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提出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对于问题产生兴趣,然后在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问题抛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例如,“老师今天没上公交车之前车上一共20个人,老师上车之后又下去了5个人,那么这个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人呢?”其次,教师在讲解完知识点以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讨论,并鼓励学生自由的探索知识以及掌握课上学习的主动权,最后在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后的结果进行课堂教学工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将教学内容生活形象的呈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民币面值的教学时,可以事先准备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进行文具的买卖,鲜活生动的买卖过程,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面值的含义,也加深了知识点的印象。
(二)提高数学教学的兴趣性
在一部分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小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游戏中放松心态以及缓解学习的压力,并且减少枯燥的数学知识带来的抵触心理,学生也在游戏中理解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为了让小学生清楚的理解“分”“角”“元”三者之间进行转化的方式和面值的含义,并充分的掌握转化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文具小超市”的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学生扮演商家,另一组的学生来扮演购买文具的消费者,然后先由“商家”对文具进行自由定价,定价之后,另一组的学生拿着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在交易的过程中,由学生自行计算给出的钱和应该找回的钱,最终完成交易。这样的小游戏既教授了数学知识,又能通过游戏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让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游戏的方式也是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提供不同的现实生活场景,将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建立学习小组,加强沟通和讨论
沟通和讨论也是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适当的讨论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上学习的气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形式,来拉近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增多了沟通和讨论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积极的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设置各种不同的讨论环节,不同的讨论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之间互动的热情,最终得以激发出更多的数学学习的灵感和热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现实情境中去进行数学学习,并通过实践过程的操作和学习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拉近了小学生与抽象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减轻了课堂学习的陌生感以及距离感,也使得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实际生活熟练的使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