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
2019-01-13赵玮
赵玮
(南昌县渡头学校,江西 南昌 330217)
学生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主体和动力,学生的参与度、配合度决定着教师的授课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敏锐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因此,如何激发、维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一直受到持续关注,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与小学语文学习效率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存在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占据了教师很大一部分精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本身并未准确理解新课标教学理念,没有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完善,从而使得实际授课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出现了断层,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提升[1]。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过度依赖教材
小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学习习惯,十分依赖于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都不高,主要学习内容上也仅限于教材,很少接触到教材之外的学习材料。以上种种都导致小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观念,学习兴趣也未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更是少之又少,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正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大好时期,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情况,教学活动出现偏差,强调死记硬背,实行灌输式教学,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式教学,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未得到实质化提高。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自身授课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标要求,更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一味依赖教师手把手授课,会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学习惰性,最终会阻碍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小学一线教师,要把握这一关键时期,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积极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授课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的语文课堂。
(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学习能力强,好奇心重,如果教师能够找准正确的教学方向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欲,吸引学生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来,无疑会给自身的教学效果产生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一个良好舒适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开动脑筋,最大程度避免外界的干扰,提高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烘托下,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产生,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增强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快速准确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关键推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给自己做到精准定位,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小学生思维旺盛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创造师生课堂活动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思考,抽丝剥茧找出答案,再如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再如还可以通过小组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一来可以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
(四)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授《古诗三首》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小组化的形式教学,比如在《示儿》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学生小组内部自行展开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料查询生字生词,或者结合古诗整体分析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再或者课下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和其背后的情感内容,在此基础上找出古诗的诗眼,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在这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刺激和促进下,学生会逐渐培养出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课后评价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课后评价环节就是指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跟进追踪,作业布置等,课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利用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除了常见的习题巩固、课文背诵等任务,还可以适当加一些拓展类的作业题目,比如可以结合当天所学课文,让学生模仿其中一段文字进行仿写,或者也可以自己开动脑筋,以所学内容为依据,自己出题,自己解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实现对文章的真正掌握[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想保障和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就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付出,教师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秉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其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主动而非被动的接收语文知识,构建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为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