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9-01-13吴华伶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吴华伶

(江西玉山冰溪镇中学,江西 上饶 334700)

在全新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学校教育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重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处在个人观念及价值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想带动行动,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开放自主的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实践能力,通过自主的学习与探究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法,并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网络,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氛围的营造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思路,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深入学生当中挖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需求和难点,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借鉴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创新的思路看待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寻求一条突破和优化的道路[1]。

以《春》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春天”这一主题引入教学,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些关于春天的视频、电影、音乐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春天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呢?春天有什么特点?提到春天,你会想到什么难忘或有趣的事情呢?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而后以自主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将文章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思考本文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尝试把它标出来。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实践,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建立开放、自由的课程学习环境,不过度干涉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讨论,通过有效引导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本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以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学生为主导,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互助探究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分组及学习模式的建立上,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特长及性格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分组;分组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建立学习秩序与规定,从而为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的引导,设立适当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任务的细分,倡导小组自主讨论及探究,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协作,共同形成结论,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在小组内开展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学习,由学生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官员、百姓和小孩的角色,通过朗读全文或情境演绎的形式,对文中几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理解,而后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几个人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通过这些人物设计,分别讽刺和赞颂了什么?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可以串起正片文章的脉络,体会由“皇帝的新装”所引发的这一荒诞的故事的内涵和主旨;而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结论和人物性格分析结果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据此对本课学习进行归纳和启发。在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课上学习收获续写《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的形式,启发学生由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促进教学效果的落地。

三、以任务为驱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所谓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是指学生通过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和利用最适合、最优化的学习资源,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和参与,强调内化吸收,在独立思考与实践学习的探索中获得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内容,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总结,形成可以应用的学习技能并得到学习效果的提升[2]。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自主学习任务的探究性,不要选择一些大而空的学习主题,开放性、具备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充分表达思想,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集各方之力,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学习任务的推进;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与生成,将课本的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具体可实施的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工作的互动性,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注重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积极沟通,从而促进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