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01-13罗春
罗春
(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引言:很多时候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传授的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是否被学生所消化吸收。而高中数学所包含的知识不同于初中数学知识,它算是数学逻辑的开始,是真正的系统的开始。高中的数学是数学知识学习的热身而已,但这第一次是关键性的一次,学生所养成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分析技巧等,这都需要老师们去认真思索和把握。针对新课改的变化,高中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也变得更加富有逻辑,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创造性思维,以及需要学生更加有耐心去解答极为抽象的题目。高中老师从数学最本质的数讲起,到很多的数也就是集合,更多的数就涉及到了函数,学不同的函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才开始,等我们熟悉了它们,就等到概率和线性代数上场了。这显然是一场持久的战争,要想彻底战胜难题,所需的解题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一、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意义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解题能力的培养不如说是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以二元函数方程为例x,y都是变量,我们要从问题出发,需要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把作者给出的条件一一罗列出来,而这包括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条件太多需要分析等都是学生们需要培养的解题能力。解题的步骤可简单概括为,求什么,有什么,从有什么中去寻找和获得那些能够支撑我们求到的东西。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追寻数学解题技巧的步骤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我们想着最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自己有什么,去创造机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影响着学生们的一生,他们的数学思维模式能够让他们更加高效的去做事情,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也是为他们的梦想助力。
二、在数学解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无法去理解数学题的提问
针对有些数学问题的提问都难以理解,所谓卡死在了前进的第一步。近几年来,课程改革针对在数学题中,高中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越来越严谨和专业化,这就进一步考验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能力度,不少学生无法去理解数学题的提问。同时有些问题的提出又相对靠近生活,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变通能力,也就是说数学题目的设立不仅仅考察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同时也要求学生更加的多面和立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主要从题目偏向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二)凭感觉去做题
超过一半的学生是这样的感受,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题。解题的口头禅就是,我感觉是这样做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不同于一道题也不会的学生,他们有感觉地去解题,通常会依葫芦画瓢地把某些简单的题做对,但往往不会取得太高的分数,这类的学生通常是有着零散的数学知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做题就是零碎的,将自己一个个所掌握的方法试着去做。他们缺乏系统的训练,同时也需要有人督促去记忆基本的数学公式,就好像老师需要引导他们让手中凌乱的珠子一颗颗串起来,形成一个珠链子。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抓住基础知识,不断加以巩固
基础是关键,总分150分的试卷有100分是基础,是正常人稍微努力就能获得的分数。而老师则是要不断地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一个数学公式如何去运用,运用到哪种情况中,在什么情况下这是不能推导的,在充分条件中p能够推出q,在必要条件中,q能够推出p,而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充分条件成立那么逆否条件也成立即否q否p,这样的知识不断地重复地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多做,老师多次讲解,自然就能够学会。
(二)赋予数学知识灵魂,让其更加通俗易懂
通常每一位老师在开始授课前都会引出这节课程需要学到的知识,他们的系统是什么,然后介绍构成系统的一个个枝干,然后开始每一个枝干的讲解说明。但他们忽略了枝干是什么形成的,不是说枝干就是这样天然的放在了那里,等着我们一个个知识点去学习,而是要讲究事物的发展。比如点线面体的讲解是从一个的小事物发展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讲解。这是数学家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他们是如何认识的,点线面体相互的影响和知识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存在有怎样的穿插,数学家们又有着怎样的争吵和思考,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的转变,让数学更有灵魂,让每一次做题都变得更加有意义,是对古往今来数学家们的致敬。对数学态度的转变也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从学生的思维去引导学生思考题目
在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思考后,老师随机选出容易错的几种解题方式,与学生们一同分析,这些解题方式为什么错了,错在了哪一步,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以后将要怎么完善解题的方式等,让学生将错误的解题思维转换成正确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题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所在,及时解决的同时多次巩固解题技巧,自然地,解题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四、总结
高中生解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学成绩的高低,解数学题是高中生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活动,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任重而道远,因此本文就高中生数学解题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三点小建议。数学公式固然晦涩难懂,但在课堂上用趣味化以及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同时也需要老师课堂上的努力和课下的付出。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教学成绩,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