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019-01-13齐黎黎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齐黎黎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詹天佑小学,江西 上饶 333200)

数学本身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学生们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困难。所以除了正常的日常教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那么针对这一教学任务,布置作业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作业的初衷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提高学生的前瞻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配合教师展开教学。但是就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而言,仍问题重重,不仅仅是布置作业的目的达不到,作业学习的效率也不高,还在同时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负担,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因此,本文提出问题,探讨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和布置的基本原则

(一)要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并提高学生作业效率为标准

就目前部分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情况来看,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盲目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学习,企图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不经过筛选的作业和题目,只是使学生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面对一些重复题型。学生的心思都在如何快速完成作业上,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且长此以往,也是在消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因为作业对学习出现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减轻负担,避免不必要的作业。在题型的选择上也要选择典型性的题型,让学生的作业既精简又高效[1]。

(二)要坚持授课内容和作业题目布置相统一的原则

在教师布置作业时,还要明白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所学内容的复习,还是对课堂难点的二次攻破与再学习。所以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与课堂教学内容一致,做到不跑题、不超纲,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进行二次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对学习的难度进行把控,最好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可以将作业的题目按照从简到难的顺序排列。一方面,简单题目放在前头,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复习,并在同时更好地进入状态。而将难度较大的题目放在后面,也是在有了前面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与理解,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内涵与规律。

二、小学作业设计和布置的具体方法

(一)教师应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配比来布置作业

在前文中,我们也简单提了一下教师布置作业应该按照难以程度和配比来进行布置。而这里,除了题目的安排应该由简到难外,教师还要注意题目难度的配比。其中,我们可以将题目分为,基础知识类型、中等题目类型与偏难题目三大类,然后按照6:3:1的比例进行安排[2]。

例如,学习小学基础计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与乘除法。期间,首先知识单一运算符号的运用,并且数值不易太大,让学生们对“加减乘除”有一个先行巩固。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加大难度,将加法与减法同时放在一个题目中,或是将乘法与除法放到一个题目中。待学生们完成了这些题目后,也有了一定的掌握,然后教师在加大单独,将加减乘除同时运用,并搭配括号进一步加深难度[3]。

(二)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对作业布置的题目进行甄选并教授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的方法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的主要形式其实就是练习题,那么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教师需尤其重视,要尽可能保证与上课内容一致,如一些精选的练习考题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先进行复习。对知识点有一个巩固的过程,不至于每一次遇到困难都要现翻课本。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个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选择教育部制定的练习册上面的例题来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在做题前先复习。包括对图形的面积公式或者周长公式等有一个巩固的过程。而在其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比如在作业的一项内容上,教师便可以写下这样一道题“请写出长方形周长公式”或者是“请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一道题的题目是非常直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复习,避免了有些学生不听老师话,不进行复习直接做作业的现象。

(三)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我们前文中所讨论的内容都是教师进行出题,布置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上提出一些要求。但是,在实际布置作业,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这个权利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如果能够自行设置作业题目,一定是对知识点有了相当程度的把握后才能进行的,所以这种方式其实也是变相的复习,并在同时多了很多趣味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压力[4]。

例如,同样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让组内同学相互讨论。教师给学生们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自行根据几何图形制作题目。期间有些学生会制定有关图形周长的题目、有的学生会制定有关图形面积的题目。并且还会自己标注数字。然后,教师将每个小组制定的题目交给别的小组回答,最后再让这个小组进行审阅,判断对错。这样一种方式,不但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负担,还调动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配比来布置作业、根据上课内容对作业布置的题目进行甄选并教授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的方法以及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等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发挥作业的真正功效,并减轻学生课后负担,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后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