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2019-01-13漆洪云
漆洪云
(江西省高安中学,江西 宜春 330800)
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而言,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也是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与总结,鼓励教师与学校找寻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形成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一、关注学生发展,制订层次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上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好引导者与观察者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1]。
例如,在学习《函数及其表示》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弹药射击的高度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变化有什么关系?”“‘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随着时间发展发生的变化?”。待教师提问完毕后,不用急着往下说,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用来思考。如果不考虑教材因素,这样几个问题可能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待几分钟过后,教师便可以发现变化了。有的学生虽然思考了半天,但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有些同学则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给出答案了。这便是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既来自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不同。也来自学生们是否预习了功课,对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是否有一个前瞻性的眼光。综上所述,教师了解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便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2]。
二、关注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让老师头疼。那就是,班级里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听课、课后不复习,完全不按照教师的流程走。即便教师准备了很多丰富、有效的教学内容,也会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无法展开。那么对此,教师便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个知识点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预习,教师需要对此反复强调。也许一开始只有很少部分听话的学生会配合教师,但是时间久了,人数也在慢慢增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比如一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基本的图形,然后让学生们根据图形的规律进行分类。这样一个问题,本身很简单,不会给学生们带来太大的负担,所以学生们很快的便会完成任务。而在之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向学生们展示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了,引导学生们进一步观察,最终总结出图形的定义。期间,也许会耗费掉较多的时间,但是教师采取由简到难,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和技巧,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时间的付出也是值得的[3]。
三、关注现实生活,保证学生课堂参与
我们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地往这方便引导,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减少学生学习壁垒,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4]。
例如,在学习《直线的方程》这个知识点时,其主要的难点在于学生对直线方程两点式、截距式的把握。那么,教师便可以先列出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然后在向学生们提问,鼓励学生们去表述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期间,学生们踊跃回答,有的学生会说要先设置未知数,最后在对方程进行检验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再列出一些数学题,并要求学生把方程分为截距式、一般是以及点斜式这三大类型,从而进行解答。期间,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深入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变得无从下笔。那么对此,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组内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对命题的解答。待学生们讨论完毕后,教师的问题,基本上也被解答完毕了。
四、关注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前文中也提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有目的的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延展思维,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是在普通不过的事情,也要有一个不普通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球面上的基本图形》这个知识点时,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难度,学生们可能一时间无法给出答案。所以教师便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们来解决问题。而具体的方法,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分组,使组内学生相互讨论,相互提出问题,并找寻解决办法。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在不断的否定与提出的过程中,想法是会变化的,会不断剔除错误的观点,更新正确的理念。最终,经过各个小组的讨论,学生们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并给出了正确答案[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关注学生发展,制订层次教学目标、关注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关注现实生活,保证学生课堂参与以及关注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在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