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9-01-13张丽颖
张丽颖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寺庄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现在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生源的逐年减少,一部分学生孩子随父母至打工所在地就近入学,另一部分由于农村的收入普遍提高,而将其送入教学质量更高的城镇小学,但是即便只剩下一个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并且必须要做到给他一个让他愉快、充实地度过属于他自己的小学时光的机会。
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人们未来发展的奠基石。小学教育,不仅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生活,还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发展,实现儿童向青少年阶段更好地迈进,提高国民素质的良好基础。
(二)小学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教育兴,则国兴。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第一步,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小学阶段教育,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与人交往,明辨是非,懂得一定的生活常识,形成奋进、向上的个性品质。这些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是关键性的一步。
二、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办学规模萎缩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使得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日渐萎缩。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政策的实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夫妇宁愿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城镇小学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设法争抢生源,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和高质量的服务。这些让农村小学招生越来越困难,小学生数目也日渐减少,使得学校不得不缩小规模,也就有一些地方开始让较小规模的小学进行合并或者停办,使得办学质量更加恶化,生源又会减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小学升值因为班额小,老师少,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学。这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效率肯定也会大打折扣,家长更加不信任学校。
(二)在软件配置方面,小学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不高
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小学教师中都还是民办教师占大多数。所谓的民办教师就是因为小学教师的工资过于低下,导致一些高校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过来小学进行教书,小学教师的数量奇缺,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有的学校就在当地的农村里找一些初中毕业,或者是高中毕业人来临时充当临时教师来给学生上课,缓解教师不足的压力。而结果往往是这些教师一教就是几十年。这些民办教师为小学教育奉献了一辈子,却还是无法进入学校的编制内,仍然是充当着学校临时工的角色。等到某一天学校招到了新的老师,学校就会毫不犹豫的开除他们。即使是等到了他们退休的年龄,也是仍然只有低廉的工资,没有其他的任何退休保障可讲。老年后的他们最后还是要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教育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改善农村小学教育面临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加速农村小学教育体制改革进程
想要有效的对生源不足问题进行解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在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首先需要加大对学校布局的调整力度,并实现有效的对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学校进行布局后可对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进行解决;其次,还可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与模式。通过对学校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后,能够很好的对存在问题进行解决,以发挥出小学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进入小学后,接受的教育不再是零零碎碎的家庭教育,而是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系统的学科教育。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仍然是兴趣和爱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环境、社会、资源等条件差异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时,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开发并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同学们勤动手,比如绘画、唱歌、写字、做手工、棋类球类运动等,甚至可以依靠农村自然条件,带着学生们走入田间地头,融入自然,鼓励小学生个性发展,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教育。
(三)引导小学生阅读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指出:“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中,阅读量往往只产生于课本、练习册上的知识内容,而对课外阅读方面所投入的精力相对薄弱,针对于此,作为教师本身就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多读多看多分析,针对开阔视野、具有正能量的文章或书籍重点收集,去芜存菁,介绍主要内容,延伸精彩瞬间,设置未知悬念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学生自行阅读、揣摩,最后给予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心得的机会,借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潜力。使学生产生对书籍,对广阔天空的一种向往与渴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结语:
农村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共同努力建构。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作好推行管理督察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家长,应热心公益、关心教育。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农村乡镇教育事业一定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