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
2019-01-13马刚
马刚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宁夏 吴忠 751999)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播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生物课程作为高中重要的理科课程,其课程较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教学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自主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启发为基础,学生通过讨论,探索等到学习手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在启发式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接受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对于思维逻辑性差的学生要有耐心,分解知识,逐渐突破知识点。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得到全面的发展[1]。
(二)举一反三的原则
教师进行启发式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生物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将所学的生物知识与生活所结合,从生活现象中举例,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分析,从而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三生物《生物科学与健康》一课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白鼠作为实验标本,一只注入少量的抗生素,一只注入大量的抗生素,观察小白鼠的身体情况,做好记录,结合课程内容,分析抗生素的优点和缺点,组织学生讨论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的优缺点。因此,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准备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举一反三为原则,最终达到掌握并合理运用所学知识目的[2]。
(三)情感互动原则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高效的完成教育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学生在教育理念中的主体性,采取灌输式教育,不仅造成了学生对学生兴趣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积极的为学生创建一个愉快,轻松,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氛围,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我们的朋友,只有关系对等了,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启发式教学的功效。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枯燥,乏味是学生对生物学的的普遍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一方法的运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于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情况下,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对于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重点讲解,逐层分析,激发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课本内容。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二生物《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列举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生物的生长过程,不同环境对生物生长起到的作用。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此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二)进行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实验在生物学习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加深理解。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实现实验教学和课堂讲授相结合,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二生物《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每3、4人为一组,每组准备一个胡萝卜,利用实验器具,试剂,进行胡萝卜素提取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教师根据启发式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出评价和总结,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应用情境模拟方式
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模拟方式的应用得到了重要的体现。教师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图片等手段,将生物中抽象化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转化,让学生将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联系起来,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对生物这一抽象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讲解,清晰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后对家里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从而提高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四)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语言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丰富的教学语言,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透彻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生物课本的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能接触到,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带动下,把枯燥无味的生物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模式传授给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或和学生位置互换,让学生独立思考,组织语言然后用自己理解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无形中建立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带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创新,创造,不断开阔思维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实际生活的运用,使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升华。教师还可以采取设定问题,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比如讲解人教版高二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一课,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常见的加酶物品都有哪些?为什么要加酶?酶是怎样提取出来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谈论,教师进行讲解的同时,引发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心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渴望,通过自己努力思考的结果,增加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结:
启发式教学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下,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也为学生积极思考,增强思维逻辑能力起到作用。因此,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知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教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