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探究
2019-01-13刘志达
刘志达
(北票市职教中心,辽宁 北票 122100)
引言: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应用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更是如此。网络科技领域本身就存在更新换代快、时效性强等特点,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所有的事物都是崭新的,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在教育方面也不无例外,语文阅读教学在改革,英语教学也在改革,各种教学方式在改变,网络教学越来越常见。“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院校的老师应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培养出更多有用人才,从而使学生们的综合水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运用互联网思维,也就是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自主的寻求自己想要习得的知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师生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完完全全的交给孩子们,创建智能高效的中职课堂教学。
一、论中职教育中的微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新时代网络高度发达的猛烈冲击下,需要信息技术教育做出相应的反应,以应对新时代浪潮中的不确定因素。所谓变通,其实就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摒旧扬新,以汲取新兴元素,使得两者相补相容,融合成为一体,将教学适当的融入微课教学。一个优质的微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为学生呈现具体的学习资源,再结合教师的有效讲解,实现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抽象变直观,突破难点
微课会将图文、电、光、声等内容立体的展示出来,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表达给学生们。不光只有书面文字形式,课堂口头教学形式,我们还可以以视频、音乐,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全面的将所授知识展现给学生们,为老师们的讲解提供更多的传授方式。微课的色彩感丰富,瞬间就会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他们不经意的投入到有关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去。比如与生物相关的专业大部分都会应用到实验,在视频中,可以将录制好的实验视频播放给学生们观看,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时,通过动画演示:翅膀抬起时,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再进入气囊;翅膀落下时,气体又通过气囊进入肺,再通过气管依次排出。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既保证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又保证了鸟类在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需要强调的是,气囊并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只能暂时帮助储存气体,因此鸟类的呼吸器官仍然是肺。这样直观的微课视频教学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这一节课的所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了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还提高了课堂整体的学习效率[1]。
三、时间灵活,储存量大
微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其共享性、传递性、永存性。微课教学的特点之一便是它可以为学生们提供需要的大量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基本上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比如与美术相关的专业,教师们可以整合网上的资料素材,为孩子们提供最合适的美术素材。也正是这一点,让微课教学逐渐进入各国的教育体系,引起了各国政府部门的重视。而且,运用微课教学,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课堂上的时间,比如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在课下,还可以通过微课再将没听懂的知识重新学习一遍。时间灵活,可以任由学生们自行安排。
四、讲解加示范,易学易做
现在的教育都崇尚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在近乎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学习知识,然而大部分的教学应用起情景教学来都比较生硬直观,效果并不是预想中的那么好,而微课程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将我们在课上可能需要参考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将我们的兴趣与学习相结合,统统在一个视频中为我们呈现出来,有的课程需要讲解加示范的,也可以在微课中寻到。
比如在汽修专业,微课程可以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几乎能够将教室内的所有同学都带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他们会感兴趣,从而自主学习知识。微课程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点,运用所学的汽车结构和原理知识,利用乐高积木以及电子积木Arduino模拟出汽车各个部件的运行过程和器件的相关联情况。
再例如在地理老师想跟学生解释清楚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只有口述或图片都不能很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如若做成三维动画的形式,则是一目了然地明确了日食与月食的成因,学生仿佛置身茫茫太空去直观察看这一自然现象,这样的情境教学当然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2]。
五、结语:
中职教育中的微课教学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长度、加深了学习深度,本文探讨了中职教育中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探究,以便为我国中职院校教育的进步尽微薄之力。在孩子们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些教师,一定要纠正自身的问题,尽量寻求更有效、有意义的教学方法。我们是孩子们成长路上重要的领航人,认真负责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义不容辞。希望今后初中生物教育能够更加成熟,更加体系化,未来化,高效化,科技化,切实有效的为中职院校教学的推广奠定好发展的基础,推动整个中国中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为科教兴国、民族振兴、中国发展贡献出真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