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职旅游专业改革为背景下的昭平县发展全域旅游的现状分析

2019-01-13蒙玉凤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蒙玉凤

(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广西 贺州 546899)

全域旅游指的是在一定与域内,将旅游业作为优势发展产业,将区域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与升级,进而实现区域综合资源的整合、产业的融合以及社会共建共享,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可以说区域旅游的实质就是从原来的景点旅游转变为现在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理念的内涵就是实现全区域范围内生态保护、谋划改造、产业融合以及全空间景区化建设等是全域旅游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随着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全域旅游的发展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昭平县全域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有效地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昭平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昭平县牢牢把握当前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以三区两带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自然等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与优化,将农、林、牧、文化、体育、资源以及经济等多项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融合,进而发挥出全域旅游产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为昭平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昭平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主要有:

有着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昭平县东邻广东,眺望港澳台地区,县城距离贺州市区128km、距离梧州市200km、距离桂林市210km,可以说区域地缘优势非常显著;水陆交通也比较便捷,桂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上连漓江、下接西江,船只上通平乐、桂林,下达梧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桂梧高速自上而下纵贯县域东部,交通便利,满足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需求;昭平县处在各个旅游景区的黄金旅游路线上,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昭平县有着非常丰富的潜在旅游资源。首先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黄姚古镇更是远近闻名。黄姚古镇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古镇建筑工艺精湛,民风古朴,镇上名胜古迹众多,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而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去处。除了黄姚古镇之外,昭平县境内还有数不胜数的石刻、寺庙以及祠堂等等古建筑,使得昭平县文化氛围异常浓郁。近年来昭平县对于当前的文化特色资源非常重视,创作并且演出了一系列的名剧,例如《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欢乐桑田》等等,为昭平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元素。昭平县的自然旅游资源而非常丰富,桂江像一条玉带一样在昭平县穿梭;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74.8平方千米;还有五叠泉瀑布、马三家瀑布、黄花山温泉等优良旅游资源。

昭平县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对已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并且开展宣传推广、招商引资等工作,在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将旅游产业发展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龙头企业。

二、中职旅游专业改革背景下,昭平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做好全域旅游规划

切实从全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分析研究与把握昭平县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面保障、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格局要求,编制昭平县全域旅游规划、区域全域旅游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方向、重点以及特色,明确实施步骤。推进昭平县全域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推进以昭平县全域旅游规划为引领的多规融合,使昭平县全域旅游规划成为整合各方资源、资金和力量的重要抓手。推进昭平县全域旅游规划管理创新,统筹各种旅游规划和相关规划。

(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做到五个“全”

第一,全区域布局。编制《示范区全域旅游中长期规划》,合理统筹规划布局,实现全域旅游全覆盖;第二,全景化打造。把昭平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和布局,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县功能的提升;第三,全资源统筹。有机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严格资源开发利用,突出旅游特性和旅游功能;第四,全领域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催化,积极发展旅游文体、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生态林业、旅游健康养生等特色产业,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实现产业链条全域化,产业形态全业化,产业空间全时化,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效益;第五,全社会参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引导全区域人民特别是农民积极参与,结合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在实践中,要注重对昭平县全域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认真总结示范区发展模式和经验,形成相关理论。推动建立昭平县全域旅游监测研究基地,构建昭平县全域旅游发展协同创新联盟,加快构建昭平县全域旅游产业的

(三)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第一,加强对重点景区供水、供电、通讯、金融、医疗卫生、垃圾污水处理、标识标牌等设施投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水平;第二,加强对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编制实施全县旅游交通网络建设规划,优先支持建设连接A级旅游景区的道路,打通旅游交通环线,高标准建设高铁沿线站点及游客服务设施等;第三,完善景区的休息亭、接待中心、咨询点、星级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展示昭平县对外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建设昭平县旅游服务中心及多个旅游岛,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第四,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规划管理的原则,鼓励发展一批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家庭旅馆和房车基地,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第五,要实现区域内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昭平旅游综合体系,将景区、酒店、交通以及购物等服务项目统统纳入到其中,推进旅游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第六,加快新兴业态布局,大力培育自驾露营度假、康体养生养老、休闲采摘体验等旅游新业态,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

三、结语

总体而言,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培养出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实用型旅游专业人才,这也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持,进而更好地满足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游客的需要。另外昭平县还需要紧紧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加快自身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