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9-01-13林江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林江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重庆 云阳 404500)

一、引言

人类以坚实的步伐跨进了21世纪。21世纪是个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在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体现了21世纪信息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意识、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道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广大教师务必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信息素养的定义

所谓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从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及社会责任三个层面给出了学习者的九条信息素养标准:“在信息素质方面有三条:(1)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2)能够成功地、批判的评价信息;(3)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在独立学习方面有三条:(1)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2)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以及能对信息进行创造性地表达;(3)努力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到优秀。在社会责任方面有三条:(1)能认识信息对社会的重要性;(2)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复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3)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这对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一定的参考。

我国的王吉庆教授则认为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信息理论道德修养、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是一个全新概念,成为各国教育目标体系中评价人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

现代社会的信息不仅面广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而且更新变化也极其迅速,原本有用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变得过时。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如在教会学生“申请电子邮箱”这一节后,让每个学生在126网站上申请一个电子邮箱,然后把对每堂课的疑问、想法、建议,以及课外遇到的难题发送到我的邮箱里,由我每天定时答复。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查询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从互联网下载到自己的资料夹,分类储存。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如何运用强大的搜索引擎来搜索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例有高一(4)班学生在制作环保电子报刊“绿色家园”时,为了获得有关环保的“绿色知识”、“绿色文学”、“绿色行动”等方面的资料,学生只要利用到“搜狐”、“雅虎”、“Google.com”“163.com”这些网站的搜索引擎,敲入关键字(如“环保”、“绿色文学”、“绿色家园”等)就能搜索出相关的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相关信息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运用各种计算机手段将这些资料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分类储存。

四、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当我谈到“计算机病毒”时,随即提及电脑“黑客”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事例,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黑客”的行为不仅危害了社会,而且也毁掉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学生在为这些“黑客”惋惜的同时,稚嫩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再如,当学生们用画图软件画好电脑时,可以让学生写上“联想”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字,我就借“题”发挥,从国际上的计算机知名品牌,谈到创造自己的品牌,再将我国目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作比较,引导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的信息技术事业作贡献,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不会受制于人。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引导,他们的学习劲头被激发出来了。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要增强学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例如:不要在网上进行无聊的聊天;未经他人的允许不要使用别人计算机;要拒绝应用盗版软件;不能把别人制作的软件稍作改动就作为自己的软件去发表等等。要让学生明确上述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不但要求学生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与各种不道德行为尤其是那些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防治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着重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征,并且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在信息时代,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模式才能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传播和交流。这就激起了全球性的数字化浪潮,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