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做好党建与学校工作的融合
2019-01-13王玥玫
王玥玫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久寿小学,辽宁 大连 116200)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它不仅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更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等各个层面开展,它是学校培育全方位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的关键,该工作是否能够正确的推进不但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更是会影响学校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一、党建融合学校工作促党建的内涵
所谓七大融合促党建中的七大是指,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建设、教学管理、课程改革、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师德师风、社团活动、家长学校建设,如果在开展学中小学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七个方面的工作相互促进与融合,将会对学校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融合起到非常重要的助力,将从根本上解决党建与学校工作脱节的问题。与此同时,加大立德树人的培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工作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做广大学生强大的堡垒。
二、促党建的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定位
将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落到实处,始终以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原则,将党在教育全局把控与协调领导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断加强七大融合的推动,革新党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实现党建针对性与成效的提升。站在新时代政治高度,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加班人的全方位培养。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把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学校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并保持同步,以满足党建工作发挥“适应要求、走在前头、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作用。二是党建工作的建设要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原则,走进学生的教育日常中,增加学校对党的认知,进而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三是统一理论和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校园”工作的推进,不仅要遵循理论更要将其与时间相结合,尤其在提升学生对党的认知层面,不能只局限于课上的理论指导,更要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纳入教育工作。
三、党建融合学校工作载体设计
把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贯彻执行是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和义务,而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于“七大融合”来进行。
(一)党建工作与学校建设融合
学校党建工作要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原则,充分利用党的管理优势,针对学校工作的各种难题整合各种资源逐个突破,一一解决,扭转学校发展的困境,进而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发展。
(二)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融合
学校工作的基础是教学管理工作,党员教师带头作用对学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采用激励与鞭策并行的模式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为方针提高广大教师的育人、服务、责任以及质量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遵循《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日常,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
(三)党建工作与课程改革融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以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主导,此举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改革的关键在于机制建设的执行。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与新课程的改革相结合,根据新课程来寻找新的结合点和融入点,寻找新教材体系中的德育机制和内容,并将之于党性教育完美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的关注,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融合
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融合的关键在于利用德育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处、团队以及班主任等队伍的建设力度,制定班主任的交流与学习机制,将对班主任与德育骨干的培训纳入重点工作范围,借助于教育叙述以及案例等方式来开展核心成员的培训。除此之外,借助于学校的各类宣传渠道对校园的各种先进个人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事迹进行宣传,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党建的对外渠道,各个学校应该将党建工作融入在校园文化的展示中,将校内的宣传窗、走廊、黑板报、教室等地方进行校园文化的宣导,并形成各自的特色,将党性文化完美的融合在校园文化中,成为在校师生日常教育学习的一部分。
(六)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
加大从严治党的执行力度,大力推进清廉校园建设,每一年和教师签订相关承诺书,以爱党爱国、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八个标准为基准原则约束教师,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七)党建工作与社区、家长学校建设融合
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以及创建家长委员会等种种活动形式,不仅可以为学校党组织深层次的了解学生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同时,深挖社会传统文化资源,借助于社区教育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各类社会团队,建立学生的社会实践机制,为学生打造一个学校与社会、家庭互帮互助全社会教育环境。
四、七大融合促党建实践成效
(一)形成教育系统加党建
以打造忠诚文化为主体,大范围地推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微型党课比赛、文艺党课比赛、党史竞赛、红色教育等各类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实现党员教师党员意识与忠诚度的提高,增加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党建加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加强立德树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学校工作融为一体,将德育生活化、日常化。积极组织包括班级活动、思想政治学习等在内的各种校园活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并使之学习接受,实现学生对党认知的提升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三)将党建工作纳入全局部署中
发挥党组织在推行目标任务时的作用。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面临重大难题时。党支部必须按照规定组织和完成“三会一课”,即主题党日活动、过政治生日、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专题教育活动、专题调研、书记述职评议、党组织星级评估、微型党课、文艺党课比赛。党员必须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上缴党费、参加志愿服务、汇报思想动态、过一次政治生日。
总结
将党建工作的成果和精神内涵落实到实际学校工作中,一方面能够优化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此方能够从思想、政治以及素质等方面为学校的发展指引方向,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建设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