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写实践分析
——基于浙江高考续写所要求的英语读写综合能力
2019-01-13沈丽芬
沈丽芬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出台[1],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总目标。近年来,浙江省高考写作采用应用文+概要/续写的形式,也进一步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续写不仅仅考察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是针对学生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信息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察。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我们知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那么如何将英语教学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良好的结合起来,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3]。读写策略的有效实施,对于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很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写实践。
一、英语核心素养介绍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一)语言能力
对于学习者来说,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既是基础也是重点。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必须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强化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只有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英语完成表达和交流,才能真正体现英语作为语言的价值[4]。
(二)思维品质
对于语言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词句、语法上,也体现在思维能力上。运用英语展开国际化沟通,需要具有英语多元化思维品质。所以,对学生的英语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备英语逻辑思考能力。
(三)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英语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当今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最重要的语言,同时也承载着文化交流的重任。所以,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5];同时,通过跨文化学习,在吸收其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四)学习能力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高中的英语学习,乃至整个学生生涯的英语学习,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掌握了英语学习基础以后,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6]。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英语学习渠道被真正打开。所以说,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读写实践策略的实施要点
通过上面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入了解,我们看出,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两条最重要的途径。这也是我们积极开展读写实践策略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读写实践策略,是推动高中英语强化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的工具[7]。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读写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成为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并在英语的应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果。就读写实践策略的具体应用来看,必须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点,这也是读写实践策略的实施要点。
(一)读写之间要关联性
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两条途径,因此读写实践策略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但是,要想让读写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和效果,就必须要在读写之间找到合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情感的认同与知识的体验,进而为写作提供充足的源泉,以实现有效的输出。如何有效的将阅读、写作之间关联在一起,这对于英语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剖析,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更加明确[8]。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阅读与写作成为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内容,才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二)读写要具有目的性
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既能够增加见闻、开阔视野、强化人文素养,来更好的认识外国文化;又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句式、短语。为了让这样的收获进一步提升,在开展读写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目的得以明确化。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有重点的学习阅读材料的要点和精华,才能够主动吸收阅读中的情感、知识,也才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的运用在写作中,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以达到强化英语应用能力的效果。
(三)读写要具有延伸性
要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切实有效践行读写是重要的方法,这不仅需要读写之间具有合理的关联性,清晰的目的性,还需要读写的内容具有合理的延伸性。如果说,学生阅读的材料,是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的合理拓展,是鼓励和激发学生去探究新世界,学生的积极性将得到更大的激发,这种延伸性对学生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9];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再展开合理延伸,作为学生写作的基础,这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性阅读、延伸性写作,对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升写作质量,激发学生热情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英语读写实践的具体应用
读写结合策略的有效应用,不仅仅体现在找出阅读材料让学生去大量阅读,然后给出若干选题,让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去练习写作,更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这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说明高中英语读写实践策略的具体应用,我将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中的一课,为大家详细说明读写实践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我选择了Unit 1 Using language:A Sad Love Story。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一单元课程的内容,基本都围绕“节日”展开的;课程中的各种活动,也都是以较为常见的一些东西方节日为基础设计的。
本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阅读和写作两方面。这是一篇记叙文,在阅读方面,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个情人节当天的悲剧爱情故事;然后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文章的内容,为其续写一个结局。这一课程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学生对文中故事的理解,人物的认识以及情感的承接;又锻炼了写作能力,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这样的课堂设计也符合浙江高考写作中续写的要求,因为近三年浙江高考续写的体裁都为记叙文。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涉及了文章的阅读、结局的续写;这也是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发挥阅读、写作的锻炼价值,以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以下三项具体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求学生对文中的故事展开阅读,分别采用Skimming与Scanning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全文展开阅读,了解故事的背景、进程、任务;并理解故事表达的思想含义。
其次,要求学生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七夕和西方的情节人作出对比分析,说明这两个节日的相同与不同点,进而实现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和理解。
最后,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本课程学习要点的基础上,能够对文中内容实施复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对文章的结局实施续写;使学生读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格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集中在以下的两方面:
首先,学生要通过独立的阅读,了解故事表达的思想和涵义,完成对文章的剖析。这要求学生具备相对较好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
其次,能够将读写二者良好的融合起来,在了解文章思想的基础上,完成故事的续写,并使故事的情节发展合理。
(四)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Prediction
1.The teacher shows a picture of a man sitting in a coffee bar with roses and chocolate in his hand.
Question : Who was the man waiting for?
2.The teacher takes out some photos related to Qiqiao Festival and Valentine’s Day .
Question :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festivals?
在第一步,导入环节中,教师首先运用了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猜测和探索欲望;同时这样的导入方式,也能够首先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将情人节、七夕这样的分属东西方的两个节日发生联系,也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趣。
Step 2 While-Reading
1.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extensively and summarize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The teacher help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cle by ask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id Li Fang need?
(2)Why do people always want a sunny day on Qiqiao Festival.
(3)Why was Li fang so worri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4)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Hu Jin.
在第二步,读中环节中,教师将整个教学活动分成了三个部分,让学生通过三个步骤,完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每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依次递进不断深入。在第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采用泛读的方式,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以及各段落的大意;这是为了培养学生迅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在第二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采用寻读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度的了解,并能够回答简单的判断性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第三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对文章实施了精读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层次更深,要作出回答需要对文章中的知识全面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同时再实施有效的提炼和概括;这对于强化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Step 3 Post-Reading
Activity 1 : Use key words to retell the article.
Activity 2 : Write an ending to the article.
Answer this question : What would Hu Jin think when she realized that the rose and the chocolate disappeared.
Writing : Work in pairs to discuss the end of the story and write it down.
在第三步,读后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三个彼此联系的教学环节,从而加强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关系。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实施复述;复述的过程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并且对其中的词语、短语、句式通过自己运用的方式加以巩固,而且通过再次复述的形式,让学生的知识提炼、整合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实现了以读促说。其次展开了续写训练;续写也是浙江新高考英语独有的题型,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是全面的考察。在课堂上结合这样的练习,在对学生能力全面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学生适应高考题型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学生们续写故事的中心环节,帮助学生抓住续写的主轴;在此基础上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对文章的结局展开思考和续写,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于是,不同分组的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了各种角度的构思,既出现了悲剧性的结尾,也出现了喜剧性的结尾。然后,教师针对这些花样百出的续写结尾,在情节合理性的基础上评出最感人的、最美好的、最意外的结尾,由学生们展开讨论,以进一步促进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学效果得到最后的升华。
在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完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首先运用了相关的图片实施了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在读中环节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阅读指引,让学生层层递进的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和学习;最后通过综合性活动展开读后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续写结局完成知识的输出。整个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并且,在学习英文知识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由此可见,在读写实践策略开展的过程中,确实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四、小结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持续不断的过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经历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果。读写实践策略的有效运用,对于强化核心素养培养,改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升,广大一线教师应当积极对此展开研究和优化,以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