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培训院校管理学专修室建设构想
2019-01-13马媛
马媛
(武警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天津 300250)
一、任职培训院校管理专修室的作用
利用专修室进行教学、科研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途径,可以有效培养学员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本领,提高学员的知识、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形成。
(一)任职培训院校建设管理专修室能够拓展学员思维层次,提升学员岗位任职培训质量。专修室建设的目的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演示功能融为一体,将教学软件与实验、演示设备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效益。在管理课程中,这一功能表现为,演示设备可随时模拟各类管理情境,使学员有身临其境之感,形象直观,启发性好、可操作性强,更加符合人的思维规律,有利于学员更直接的接受,从而充分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严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任职培训院校建设管理专修室能够培养创新思想,提高教员教学科研能力水平。实验、演示性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教员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的过程。教员的思维层次水平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通过分析教学方案、与学员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可有效培养教员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员的能力水平;对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突发现象的处理,能提高教员的应变能力。总之,实践性教学对于培养教员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三)任职培训院校建设管理专修室能够改进教学条件,带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专修室的建设并非孤立个体,独立于学科建设之外,而是需要与学科体系的发展统筹考虑,一体设计。其原因在于,管理专修室案例教学、教学科研等功能的发挥,需要大量的学科资源做支撑,例如,管理学数据库、教材、教案、案例库等,只有这些学科“软件”资源丰富完善,专修室这一“硬件”设施才能运行顺畅,充分发挥预期教学效果。因此,管理专修室建设不但是教学条件水平的功能指标,也反映了学科建设的层次。
二、任职培训院校管理专修室的建设内容
结构决定功能。管理专修室建设应充分考虑管理学科教学特征,服从服务于教学科研这一目标。任职培训院校管理专修室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基础设施。任职培训院校管理专修室的用房应满足任职培训管理教学、科研与专修需要。由于管理实践性教学主要为案例分析、抗辩式研讨、角色扮演等方式,一般采取小班式教学,所以面积不宜贪大,每个专修室以容纳30人左右为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一般性实验室、会议室相似,需配备防泄密、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等安全措施,有应急设施和应急措施,各种标识清晰、完善。
(二)硬件设备。为满足管理教学的教学、科研功能,管理专修室在硬件配备上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1.投影仪、幕布、LED屏幕。用于教学课件演示、案例情境营造、观摩学习等;2.计算机。其中,要配备至少两台高配置计算机,用于搭载运行管理相关运算软件及文字影像资料数据库;3.多功能讲台。用于备课及教学演示。4.电视机。用于收看会议、远程教学等。5.桌椅、书架、黑板、打印机、音频设备等教学设施。
(三)软件配备。管理专修室软件配备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水平。任职培训院校管理专修室的软件配备应着重突出以下方面:1.管理数据库、案例库、影像资料库;2.管理学应用软件,如管理学教学演示系统、管理学教学博弈系统、管理学教学控制系统和管理学教学案例分析系统等;3.管理学图书、内部资料、法规、课程影像资料等。
三、任职培训院校管理专修室建设应当把握的问题
任职培训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搞好顶层设计、深化需求研究、结合法规制度,从而建立科学的体系。
(一)搞好顶层设计。任职培训院校的在校学员不同于学历教育院校的学生,他们普遍具备多年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其在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岗位任职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对他们的教学更偏重于实践性、可操作性。传统的在教室中进行的管理教学,受场地限制,学员代入感差,在形式上难以满足管理教学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因此,要认清专修室对于任职培训院校管理学科的重要作用,管理专修室是提高任职培训院校管理学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可有可无。因此,专修室建设应列入学校和学科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并有专项经费保障。
(二)强化需求牵引。现代化的专修室需要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更需要有科学使用专修室的高素质新型复合人才,只有将物质基础与人才队伍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使用效能。专修室建设应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通过专修室各类信息资源的设置,立足学员管理能力短板,促进学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力求专修室成为提升学员管理能力素质的保障平台、教员改革创新管理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平台。
(三)健全制度措施。专修室的建设并非建成即完成,而应配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例如日常维护制度、使用登记制度、监督维修制度等。在特殊领域、重大课题或保密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更要制定相应规定措施,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专修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制度规定体系建设上,本着“实事求是、教学相长、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思路,针对学习培训实际,建立制度规范。通过规范有序的制度措施,保障专修室建设的日常运转和长远发展,更好的发挥服务教学的功能,确保专修室建设的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