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9-01-13马万红李玲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马万红 李玲

(营口市老边区幼儿园,辽宁 营口 115000)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五条明确提出:“要从小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小培养幼儿的基本科学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大胆探索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断地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幼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拟结合自己参加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实践,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思考做以下探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的认识上存有片面性。

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创造,科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科学素质,发展认识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园教师中,有的认为应该在科学教中开发幼儿的智力;有的教师认为应着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有的认为今天提的科学教育就是原来的常识教学,就是名称改了换汤不换药。这些认识都表明我们的教育者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的认识上存在有片面性。

(二)传统的教育观、方法论,影响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四轻四重的现象。

1.重教师的演示讲解,轻幼儿的操作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是演示——讲解——提问——复述——小结,幼儿受教育的过程是:看演示——听讲解——按教师讲的内容回答问题——听小结。教师很少让幼儿操作材料。

2.重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轻其环境的创设。

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实施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较重视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对教育内容相联系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不重视。

3.重科学教育的结果,轻其过程。

科学教育的内容有较强的知识性,在教学中,教师很重视让幼儿记住被认识事物的名称,了解其一般的特征以及作用。如认识磁铁,老师就要让幼儿说出“磁铁”这个名称,并让幼儿知道磁铁能吸铁的作用,当幼儿说到了这一点教师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而幼儿是怎样认识磁铁的?通过什么活动区获得对磁铁的感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却普遍不够重视。

三、建议与思考

(一)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要完成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首先应明确目标。

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感性经验,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关心和爱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正确的儿童观认为幼儿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是一个完整有机体,主动学习者和探索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发展的个体。正确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者不是知识的“讲述者”,而是引导者、观察者,幼儿活动材料的准备和投放者,在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促进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放手让他们探索。

(三)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新教育内容,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时代感和启蒙性的关系:科学教育要顺应科技不断发展的潮流,体现时代的脉搏,未来的需要,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也可具有超前性。同时还要注重启蒙性,选择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初浅知识,不能超越他们的认知水平。

2.新旧知识的关系:

科学是不断在变化和发展的,而科学教育中有些内容则是有规律变化的,有的却是永恒的,如一年有四季的交替。所以说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并不崇尚一切唯新至上,一味追求新、奇、特,还要注意吸取传统的教育内容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适时的选择安排好教学内容,将新的科技信息与传统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相结合。

3、系统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科学教育既然是个系统教育工程,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安排内容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系统地考虑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教学内容,做到相互衔接,不脱节。在考虑系统性的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的安排教育内容,除了统一教学内容外,还可以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内容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爱科学,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结语;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科学教育,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多样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实际活动中,提升幼儿学习积极性,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幼儿园教学之间的结合打破了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转变单一化、枯燥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学习氛围,提升幼儿学习兴趣。科学教育转变了传统幼儿园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培养幼儿学习个性。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备课方式,更加注重提升工作效益,完善幼儿园教学,重视家园合作,为幼儿发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