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19-01-13张军生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张军生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徐信小学,甘肃 武威 725800)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长期合作。然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给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家校合作,改善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状况,将家校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一、家校合作理念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学目的的小学文化课程。该课程与提高学生身体生理素质的体育课程大有不同,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以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还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环境氛围。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使得该心理健康活动不能遵循正常教学规律。所以,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还要将环境资源、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对小学生来说,学校与家庭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两个环境。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合作,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等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学校利用综合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素质疏导,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措施

(一)学校家长统一教育观念

很多家长的传统思想就是,把学生交给学校教育,什么事都不去操心,只会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缺乏跟学生真正做到心理沟通,给学生好的心理安慰和心理教育方式、传统教育模式就是家长和学校不合作,不沟通学生成长的教育观念,这就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学习的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都同等重要,所以,家长对于学生成长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多与学生讲行心灵沟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从沟通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消极和偏激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要与家庭统一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要积极配合,经常沟通教育方式,多沟通学生的动向,双方都应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的。

(二)加强联动活动机制

学生、家长、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要想保证家校合作能够长久良好地发展下去,学校与家长还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个联动活动机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使家校合作更加稳固,从而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稳定发展。学校还要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讲座,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或者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将家长组织在一起,针对每个学生的近况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既可以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还能让学校明确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从而让彼此更加积极配合地开展工作,令学生在家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依据对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造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乐趣与成就感。导致许多学生到其他领域寻求激发自己兴趣与成就感的方面。例如:许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被家长责骂,对学习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将自己的兴趣点转移到上网游戏,或者打架斗殴方面,并从中寻找成就感。针对这种学生,家长要提前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继而利用学生在家休息的零碎时间,进行引导性教育。

(三)创造有效的沟通平台,保证信息的有效性

现今科学技术发达,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各种交流软件也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流行起来,如微信、微博、QQ等形式,都是现今较为常见的交流方式。以微信为例:在班主任工作当中,可以通过微信群的形式将所有的学生家长汇集到一起,在群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近况,学校的表现情况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并且在学生的成绩或是学习状态出现波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询问学生在家中的情况。

(四)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

家校合作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换而言之,是否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衡量家校合作实施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在开展家校合作时,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学生个性化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拟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使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过程中自觉、自主地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价值性,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例如,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收获各种乐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拓宽家校合作内容,营造和谐氛围

拓宽家校合作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智育对于学生发展是重要的,德育、体育等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也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因此,学校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选择教学策略,同时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和成长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关注的焦点,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果,而且关系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人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价值,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家长融入到学生教育之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升健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