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素养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2019-01-13乔晨芳万泉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乔晨芳 万泉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能够将艺术教育融入到高职教育中,激发嘘声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可以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个人品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社会在不断发展,在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艺术素养上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更能够在职业生活中获得更大的优势,许多高职院校通过艺术课程来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不仅仅能让学生的艺术水平得到提升,更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一、艺术素养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艺术情趣,促进学生审美

就现阶段而言,高职学生大部分存在艺术素养不高、审美和欣赏能力落后的情况,因此高职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享乐主义。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将艺术素养融入高职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的心能够沉下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将这种鉴赏能力拓展到本专业的领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艺术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爱好并且加强联系,在日后学生职业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展示自我,获得他人的认同,提升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提升个人修养,锻炼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教育是具有辅德性的,进行艺术教育可以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由此可见艺术素养对于学生自身品格的塑造和个人修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高职教育中将艺术素养融入到其中,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品鉴艺术作品的时候感受艺术家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处世哲学,更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将学生从繁杂的社会生活引入到艺术的净土,激发学生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其次,艺术是需要创新的,学生在受到艺术素养教育的同时也会通过艺术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通过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艺术素养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一)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途径

上文提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专业的综合型人才,这其中综合不仅仅是学生在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上的综合,更是学生个人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综合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比如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都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这些精神在许多艺术作品中都有所展现,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的就是一种大国工匠精神,比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塑造的主人公就是诚实守信人物的代表,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鉴赏这些艺术作品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跟班上的提升。

(二)是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启迪

学习能力是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充实自我的重要能力之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可能昨天正确的理论今天就会被推翻,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真正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不仅仅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还包括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将艺术素养融入高职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大脑兴奋度和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在紧张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开发自身潜力,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比如,可以通过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开发自身潜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根本保障

创新思维是学生能够自主去发现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方法的重要思维能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创新思维是其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在其专业领域或者工作岗位上提出新思想、新方法等都离不开创新能力,但是以往机械式的训练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可以通过艺术素养教育引导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来启发自身,这样既能够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又能够将其转化为职业创新,促进学生寄宿分析能力的提升。可以鼓励学生艺术作品的创作,创作属于学生自身的艺术作品,这个作品不需要多么精致、优秀,而是可以通过这个作品保持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性,从而塑造创新性人才。

结语:

艺术素养不仅仅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情操、提升品行的作用,更是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让学生在艺术领域具有一点特长,能够帮助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应对自如,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