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

2019-01-13高姝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高姝

(旺苍县化龙乡中心小学,四川 广元 628000)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冲突,想要更好的将其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阅读的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成为阅读课上的主角,多发言,多思考。教师退出传统的课堂,改变学生被动记录,被动灌输,死记硬背的一些习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理解阅读内容,增加学生在阅读课程中的思考环节,树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师在创建语文阅读课堂时,首先要明确初中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初中生放在阅读教学的中心,增加初中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能动性,将初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作为开展阅读教育的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的激发初中生自我参与阅读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到《太空一日》这篇阅读文章时,教师不需要通过自己的授课思维强行给学生们灌输文本的内容,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看到这个题目,每个学生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们去思考。有的学生会提出太空的环境和地球有什么差别,太空一日和地球一日的时间是一样的吗?接下去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整篇文章,从中找到答案。没有找到答案的部分,最终在小组内以讨论形式自我解决,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此来调动学生们对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为学生构建平等的课堂交流环境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增加自主交流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阅读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多注重学生听教师讲,忽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导致最终的阅读质量并不高,在阅读课堂中应用“少教多学”的模式进行授课,要求将阅读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进行下一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学习到《愚公移山》这部分阅读内容时,在学习完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话题,比如愚公移山的做法在现今社会能否适用?有些学生会说能,有些学生会说不能,这就形成了正反两方,在这种形势之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充分发挥学生们对于愚公移山这篇阅读的理解,开放教学的课堂。教师最终进行引导总结。通过辩论学生们会更快的融入到阅读课堂中,活跃了课堂,拓展学生的思路,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积极性。真正的诠释了“少教多学”的理念。

四、鼓励学生对文本多层次思考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到《黄河颂》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层次提出阅读的问题,让学生们对阅读内容进行多次阅读,从而思考得出答案,比如第一层次问题:通过阅读学生们知道这篇文章究竟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吗?第二层次的问题:这篇阅读文章写作的特点是什么?第三层次的阅读问题:作者在文章中歌颂了黄河的哪些内容等等,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创新的教学思维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改变传统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少教多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阅读教学中少理论、多传授技巧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多注重对于文章内容的讲述,作者思路的分析,仅仅是把内容传授给了学生,学生虽然读懂了文章内容,但是在解题时却经常失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把阅读知识的答题技巧传递给学生,教师在传授阅读知识要少理论,多技巧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

比如在文言文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中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手法的异同点,查找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掌握中心句的速度。教师要传授学生快速阅读以及概括中心的能力。比如对某个文章的某个句子进行分析,学生们是不需要读全篇,只需要找到上下文对应的句子或者是这个段落进行分析,这样既省时也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结束语:

新课改的提出,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抨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开始厌恶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初中阅读课上,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时期,采用“少教多学”的模式,真正的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在阅读课中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上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总结,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积极性,真正的贯彻“少教多学”,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