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1-13黄丽梅
黄丽梅
(中共调兵山市委党校,辽宁 调兵山 112700)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中国进入新时代需要的一个重要性的标志就是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新时代的强国目标、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来得以解决。
(一)时代呼唤
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各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从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太空、海洋等众多领域,而这些领域的竞争也产生了新的特点,包括科技研发速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等方面。新兴领域的出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实现中国梦创造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率以及产品的质量,只有通过经济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我国才能在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之初的高速度发展主要依托于我国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量的优势,更多是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的发展,缺乏质的提升。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人口红利的优势也在不断消退,劳动者人数更是不断减少。随之而来的高杠杆、高产能、高房产库存等现象不断出现,投资、出口、消费代表着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中国飞速发展的需要,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
(三)人民需要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改变。从1981年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于2017年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突出反应了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具体体现在供需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尤其以供需不平衡表现更为明显。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较之以前实现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不断变化,国民出国购买产品类型从以前的包包、化妆品到现在甚至牙刷、电饭锅、坐便器等等,充分说明人民对于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不能从国内产品中得到满足,产品质量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国内企业不断突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各类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对于高质量产品的喜好。
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新时代,我国经济要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出全面协调这一特点,不是单指经济一域,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等多个领域,以前是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要解决“好不好”这一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依靠创新
创新是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动力,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新时代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型产业革命。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也必须知道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变革期。为了适应形势,也要顺应新型产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扭转传统产业模式所带来的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的弊端,必须改变从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要更好发挥制造业大国的优势,依靠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加速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带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活力,确保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够占据领先地位。
(二)培育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为了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竞争能力,必须以依靠高素质的人才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当前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出现,使生产力大大提升的同时,也降低了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中国多年来依靠人力资源的优势地位开始逐渐丧失。科研人员的地位得以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几点:首先,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培育知识型生产者以及知识型劳动者。其次,鼓励、激励科技创新制度,调动科技创新积极性,努力提高创新科技的生产力效率。最后,提高专利利用效率,确保科技创新能够及时得到转化,真正应用于生产实际。
(三)改善失衡
经济体系的结构失衡问题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面对的,包括房地产和实体经济、金融和实体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失衡。为了改变这种失衡的状态,就是要从改善供给质量的方法来应对虚拟经济所产生的泡沫化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物质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供给。必须从改善产品质量开始,让劣质产品、劣质企业从市场竞争从优胜劣汰下去,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商品逐渐占据市场,从根本上改善结构失衡。
(四)调整供给
当前,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供给是否有效取决于对需求的满足情况。随着需求侧三架马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少,我国开始注重通过改变对需求侧的供给来解决问题。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有效供给不断增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突出性问题。要想解决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能或缺的,只有改变供给的质量、达到人民的要求,才能使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加,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