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器乐之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2019-01-13江慧蓉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音阶古筝乐曲

江慧蓉

(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首先,来说的是古筝的起源,古筝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包括周朝灭亡前,周朝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当时古筝在秦国(现今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古筝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古筝是一件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书上也曾记载,古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立起来挥打敌人,古书上曾说:“筝横为乐,立地成兵”。之前的古筝只是一块长方形横木,后人在上面加上了琴弦,弹奏时发现十分悦耳动听,于是才发展成了乐器。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兵器需要越来越轻便才便于打仗,于是筝这种体形庞大又不便于携带的兵器就被淘汰了。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并附有装饰的贝雕、银丝镶嵌,形态优美,雅俗共赏。

那么,在近代古筝有几个较大的发展过程时期。因此总结出以下几个时间段:

一、新技法的开创:以王昌元成功创作古筝曲《战台风》为例,《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性,和音乐表现形式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柔慢吟的时代,《战台风》一曲中出现的技术有:扫瑶、扣摇、快四点,恰弦,和刮奏等技术来模仿台风效果,这些都是创新技法,在此曲出现以后提筝的表现能力提高到表现风暴上面,不止仅仅局限于传统曲目的弹奏。

二、快速指序的运用:70年代,赵曼琴演奏过程中发现,筝的旋律性还略有局限性,所以她改革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体系体系,这个体系中包含和弦长音技法,双弦按滑音技法、快速拨弦技法、快速轮指技法、弹轮、弹摇以及泛音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统称为——“快速指序技法体系”。并突破传统筝定弦的八度上下音必须对称的模式,使筝不须改变弦的音高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定调的优美旋律,将古筝这种色彩乐器转变为常奏乐器行列,赵曼琴的做法为这一措举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其中代表作品有她改编的京剧选段作品《打虎上山》,以及《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三、调式音阶的丰富:20世纪后,古筝的音阶调式性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左手技术的出现让这件乐器的表现力又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首次运用左手技法演奏的作品为《黔中赋》该作品由徐晓琳创作,在当时是一首难度技巧极高的乐曲,徐晓琳创作的乐曲多半为西南少数民族音阶调式,多数采用非常规调式,其色彩多样,雅俗共赏。另外,这一时期的其他作曲家们也在争先恐后的参与筝曲创作。为了增强古筝音乐调式音阶的表现力和创新力度,他们不再一味的使用传统五声调式音阶,而是进一步的吸收日本七声音阶调式、琉球色彩调式音阶、都节色彩调式音阶以及少数民族变化旋律的色彩,经过演奏和实践,总结并自行设计了新型的调式音阶,其创造的调式音阶有八度相同也有八度不同,如《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是八度调式音阶相同的,其变化音都在同一音高位置上发生变化,整个音阶排列规律,调式色彩未改变。另外,整段采用不同的调式音阶的作品有《莲花谣》(王建民曲)等,这类作品在演奏中有经过多次的转调,每一个音区的调式组合方式都不一样例如乐曲的开头采用了B调,在中间多次转入降E调、A调、D调等,这样使整个乐曲的调式色彩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丰富,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乐曲。这些筝曲的出现使调式变得更丰富多样,音乐色彩既在主调中偏离又在主调中融合,让古筝调式音阶不再单一,实现了不移码也能转调的技术手段,为后面进一步的创作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四、音乐表现力的增强:进入21世纪,以王中山、邱霁、林玲、袁莎、李萌、周望、刘乐、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的一些青年古筝演奏家,他们将古筝技法又发展上了一个层次。例如:王中山创作的《云岭音画》将左手摇指与左手轮指相结合,使左右手技法融合达到巅峰状态;另外,李萌研制出的多声筝也深受青演奏家的青睐,将古筝划分为两大块,使其可同时演奏传统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音阶;另外如《风之猎》的创作,将传统五声调式中间又融合了六声调式,使其音响效果达到一个非常出色的效果;古筝的钢丝筝现也在王克寒的研制之下,没有丢失传统的东西。除此之外,大量的新的手法和调式进一步丰富了古筝音乐,使其不仅仅只局限于中国传统,更走向了世界,中日韩曾多次举办古筝交流分享会,中国的古筝与日本传统13弦古筝融合,使中国古筝也能弹奏日本作曲家的作品。近年来,这现代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使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

现代社会,很多大型的文艺演出上,经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古筝演奏,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新式的古筝出现,除传统的21弦古筝,还有25弦大古筝以及低音筝、多声筝、蝶式筝的出现,使古筝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他热爱它。许多人学习古筝就是因为喜欢它的音色和弹奏时优雅的感觉,把从在古筝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和无形中获得的修养,运用到生活中去,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另外,我们的中国传统器乐除了保留了其本质的本味,还逐渐的走向世界,在筝的发展道路中,相信越来越多的新星会诞生,将古筝的发展带向又一个新的高度,也相信在这不断的发展中,它的传统本味也不会丢失,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各地区流派的技法希望也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猜你喜欢

音阶古筝乐曲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父与子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