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维破墨山水技法

2019-01-13万雪晶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墨法浓墨墨色

万雪晶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引言:破墨法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绘画技法,备受古今画者的重视。破墨法专指在第一遍染出墨色之际,趁着墨未干,又画上另一墨色的技法。以追求达到水墨的浓淡相交渗透其中的感觉。破墨法可分为四法,破墨法在历代画家的绘画和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破墨使中国绘画墨色丰富,极富变化,破墨法在中国所有的墨法中,属其用途最广,变化最多。无论是浓破淡还是以淡破浓,都要在墨尚未干透趁湿加上墨。破墨不仅要求把握精准的造型,还要求掌握娴熟的运水运墨的技巧;以及敏锐,机变地应对各种变化与问题的能力。认识破墨法,应首先追其溯源。

一、王维破墨法的认识和解释

王维出生于繁盛的唐代,他字摩诘,自号摩诘居士,是唐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的诗似乎伴随了我们整个语文学习生涯,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被尊称为“诗佛”,却鲜有人知他在绘画方面的极高造诣:王维的山水画,被后人誉为“南画之祖”。王维创作的题材多是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等,他擅长用渲染有着精湛的笔墨功底,“重”、“深”是他绘画的特点。

在唐代,山水画的正宗是大小李将军为主导的“青绿山水”和吴道子一派的水墨淡彩。吴道子首创了水墨淡彩的新画法,而李思训和其子李昭道则将青绿山水发展纯熟。那个时代的画家大都把这两者作为学习的对象,王维也不例外。在王维的画中也可以看出他学习、继承的痕迹,王维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学习吴道子和李思训二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始创“破墨法”。萧绎的著作《山水松石格》中:“或离合于破墨。”是“破墨”一词首次出现,同为唐代的张彦远的画论《历代名画记》也记载了王维的“破墨山水,笔迹劲爽”,可见王维就是其中对山水画发展变革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从那个时代盛行的青绿山水中跳出来,一改传统,创造了“破墨”技法,开启了水墨山水的新纪元。

王维是破墨技法的创始人,所谓“破墨”就是指一种用浓墨破淡墨或淡墨破浓墨、两者渗透、相交映衬,以求达到流动变换的意境效果。通过这种技法可以展现画面的层次感,使画面的表现力更加强烈。此种方法渲染山水,墨色浓淡相宜,达到滋润苍翠的效果,打破了青绿山水画重彩和线条勾勒的桎梏,很大程度上发展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境。王维的创作画面中呈现出了水墨和水色相互交融和富有变化的特点,观其画似乎能够体味到王维诗歌中的意蕴。唐代破墨之法已经为大家所知,到了五代时期,已经普遍运用破墨法作画。破墨技法到宋代已经有了清晰的艺术评判原则。黄宾虹认为亦有先用浓墨,以淡墨破之。例如花卉和石坡加草多用浓墨破淡墨的技法。看似简单的破墨技法,其实将平淡化为变化复杂,体现了其中兼容并蓄的价值及强大的艺术想象能力。

二、王维破墨山水技法对后世影响

绘画题材和表现的技巧在后世画家的创作过程中不断丰富,而破墨法也逐渐发展成为不仅局限于区分墨色层次的概念,而是成为墨法中的一种独特技巧。观摩前人在破墨技巧上的实践经验和总结,令人受益良多。对于破墨法,潘天寿先生认为“在湿时重复者,谓之破。”用墨的干湿火候是破墨在施墨时需注意的重点,墨色自然地相互溶接、渗化,形成一种水墨淋漓的视觉效果。破墨方法分为六种,淡破浓是首先用浓墨画就而后用淡墨破浓墨,浓破淡则反之,水破墨则是先用浓墨作画,而后再用水破原有的浓墨,墨破水与之相反。这种种破墨法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忌刻板,它们都各具特点,对造型准确的要求很高,需要娴熟精湛的运水运墨,能够随机应变地去应对各种变数。“破墨”技法对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以至于后人对王维的评价甚至超过他同时代的吴道子和李思训,如在荆浩在《笔法记》中评价王维是:“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象写成,亦动真思。”从荆浩对其三人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其对王维绘画作品的推崇。唐五代以后的画家和理论家对王维的评价就更高了,一直将他作为模仿学习的典范。王维的“破墨”画变山水之法,以水墨渲淡代青绿设色,为中国的山水画开创了新的生命,在中国画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语:王维仅仅用几笔便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纷繁点染于纸上;仅仅用水墨点点便将“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绚烂描绘出来。他将诗情与画意完美融合在一起,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抒发文人之怀;以破墨之法,画山水之魂。王维讲究意在笔先,秉自然之性;铸就境由心生,成造化之功。唐朝江山的万里之景,都在王维的破墨渲染的笔墨下展现,也由王维信笔草草的挥洒、点染中将诗画情境生成,处处蕴含着一种飘逸灵动与禅宗悟道之感。

猜你喜欢

墨法浓墨墨色
写意青蛙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观音送子图
浓浓墨香溢煤海
杨佳欣作品
从“书画同源”探析书法与绘画之间联系的多种可能性
渴望
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学说”与中国绘画的“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