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

2019-01-13崔楠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国歌教学内容情境

崔楠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林丰学校,辽宁 盘锦 124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各科教学的得力助手,为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音乐也不例外。那么,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二者相融合,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优化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因专业性强,教学目标设置过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知识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只是一知半解。其实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么高深的音乐理论,或多么高超的歌唱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开启音乐世界的大门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做教师,就是要将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向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则能够跨越时空的局限,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例如,在讲授《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这节课时,我没有使用既成的相关资源,而是提早准备,取材于生活,收录了生活中的大雨和小雨声,加以处理,辅之以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引导学生先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告诉他们以上美妙的声音其实都来自于生活。借助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元素再现还原,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其实并不只是阳春白雪,其实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这样一来,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增强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鉴赏音乐的主体,鉴赏的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完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置身于我们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不再将音乐视为一项任务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之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例如,在讲授欣赏课《歌唱二小放牛郎》这节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事先搜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将一些相关的电影、纪录片、电视剧中有价值的部分剪辑成一个小短片,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信息技术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沉浸其中,深受震撼,为欣赏歌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只是看看热闹,而是深刻地认识到能够像王二小一样在非常时刻做出令人叹服的正义之举的,就是英雄。

三、渗透多元文化

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更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音乐也是如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各民族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搜集了不同情境之下播放国歌的片段:奥运会领奖台上运动员伴着国歌眼里噙着泪花、天安门广场上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奏响国歌、学校操场上国歌响起时任何一个师生无论在做什么都会停下脚步和动作原地肃立,行注目礼……学完这节课,我希望教会学生的不仅是每个华夏儿女都必须掌握的一首歌,更希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国家如今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骄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青少年一代有责任、敢担当,国家和民族才会有未来,有希望,只要每个人都争取做到最好的自己,中国梦才会实现。虽然搜集、剪辑、制作课件的过程十分繁琐,为此又不断地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的制作和使用能力,但当学生看得热泪盈眶,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歌唱中的时候,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诚然,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它带来了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趋利避害,切忌过分依赖,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所用。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信息技术以其多彩的画面、优雅的伴奏、生动的视频等形式赋予课堂多样性和趣味性,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将是一种不错的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要紧跟课改的步伐,努力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构建高效而精彩的小学音乐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国歌教学内容情境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国歌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当我们唱起“国歌”
我们给学生讲国歌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