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联盟建设研究

2019-01-13黄丽丽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

黄丽丽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校企联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企业结成联盟,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互利共赢。

一、校企联盟建立的意义

“校企联盟”是指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是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这种合作有利于校企各方长期获得联盟伙伴的异质资源,有利于校企各方的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联盟各方提升已有能力并产生新的能力。“校企联盟”是一种校企合作的融合模式,区别于原有的校企合作,校企联盟的建立将致力于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就业、订单式培养和产品开发、服务、咨询、项目申报、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全面和深度合作,实现学院融入企业生产和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企业的专业人员和实际项目则融入课堂和教学,为师生提供一线的实际经验和技术要求等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联盟”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入驻学校直接负责部分课程的教学;学校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新技术开发;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顶岗实习中强化专业的学习。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共同研发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形式,学院共享企业优质生产性资源和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企业共享学院良好的合作平台、教师的研发能力和“产学并行”的低成本资源。

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联盟的建立,一是可以满足双方各自的目标,可将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和企业追求的用人效益实现有机结合;二是可以降低双方的经营成本,加深彼此依赖程度,获得自身原先不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资源,为发展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可以使双方文化互相渗透,学校可以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培养学生,企业可以通过学校提炼核心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四是可以更好应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间在生源、师资、科研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呈白热化趋势。但因高校办学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储备都较薄弱,实践资源短缺,实训基地欠缺,影响学校长足发展,校企联盟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以获取资源和平台,根据企业提出的数量、质量和企业文化等要求,“量身定制”安排教学计划,培养高素质的职业适应性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企业与掌握知识与技术的高校协同,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还能为员工提供再学习机会。

校企联盟是本着交流信息、相互学习、加深理解、增进友谊、协同合作、实现共赢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在大学、企业和大学生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平台,通过合作方式的大胆创新和探索,加深大学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招聘、科学研究和扩大影响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多方共赢。因此,校企联盟的宗旨是:搭建校企对话大舞台;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实现校企学多方共赢。

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在服务高校和企业过程中,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联盟除了要举办大型活动,还要邀请双创工作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与双创相关负责人分享经验之外,通过各种小型活动增加与会员单位互动,了解会员单位工作进展,并将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创成果在联盟各个自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做成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双创经验、成果示,以满足同类院校经验共享的需求。除了多样的线下活动,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站、《校协同》内刊等多个自媒体平台与会员单位沟通交流。

三、建立校企联盟的运行机制

所谓运行机制,即“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校企联盟的运行机制是校企联盟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合作意愿、合作方式、利益分配、人力资本和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其运行方式和运行过程。因校企联盟整体运行系统较为复杂,涉及范围较广,本文意图探析校企联盟运行中至关重要的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

(一)利益驱动机制

在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联盟模式中,高校和与之相关的行业企业是校企联盟的主体,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学校与企业拥有各自的利益目标,且相关行为准则也不一样,二者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学校与企业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差异,前者主要是公益性质,后者则是追求利润的营利性质。若高校或企业任何一方在联盟过程中未获取其想要的利益回报,则整个联盟关系就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在校企联盟运行机制构建过程中,如何构建利益驱动机制成为重中之重。从企业角度出发,其通过校企联盟,可获得以下四方面利益。其一,通过与学校构建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获得适应自身发展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二,高校具备多方面优势,如信息优势、科技优势等,且拥有先进的教学资源,企业若可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则有助于为自身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可以研制与开发新的产品,对现有设备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其三,通过联盟,获取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其四,借助高校平台,为自身形成战略性远景规划、塑造企业文化、提高社会知名度创造有利条件。

从学校角度出发,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联盟的利益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与企业建立联盟关系后,企业会向学校捐赠资金,学校可通过这笔资金改进教学条件与教学设备,以此促使学校利益不断提高;其二,由于与企业建立了联盟关系,学校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会主动参与进来,因此学校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水平,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更能与企业发展方向相适应;其三,学校通过企业的资助,可组织学生在企业内部工作现场进行学习、实践,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

(二)沟通协调机制

沟通协调机制是在对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联盟的目标进行制定过程中,对双方的工作程序进行协调,将双方各自的利益与权责明确下来。高校具有非营利性质,而企业则必须保持盈利性,二者在合作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加强联盟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与企业建立联盟关系时,应协调两方面问题:第一,高校应明确自身应为企业提供哪些技术支持与理论知识支持,应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针对实践教学,企业应明确自身应为高校提供哪些岗位、哪些项目等。各方可通过校企联盟专门组织机构进行沟通与协调,寻找并明确联盟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最佳契合点,从而提高联盟的有效性。

结语

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联盟长效运行机制,切实解决校企双方有效对接的问题,对于更好地推动校企联盟的深层次融合,真正实现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育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多方面联盟合作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哈尔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星.云.海》
《花月夜》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刘派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