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策略

2019-01-13马金花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

马金花

(新疆察布查尔县米粮泉乡中心校,新疆 察布查尔 835300)

一、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兴趣引导教学。传统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因为数学这门科目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是研究数字对应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教学思路的保守导致了很多教学工作仍然是以理论灌输辅以典型题目运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这种教学方法没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逐渐使教学工作趋于被动,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甚至还会引发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逆反心理。

(二)传统“教条主义”导致课堂交流方向单一。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条主义”盛行,并且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就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育上形成了固定的教学观念。而随着新课改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变,很多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了,甚至无法契合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理念,如果仍然墨守成规地采用旧的教学理念,不仅不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甚至还会阻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

(一)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两者是一个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能否遵循这条规律,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课堂教学最优化就在于教师能否紧紧地把握住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重点应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重点应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索之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通过学习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目前广大教师之所以极为反感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的“表演课”、“假课”课堂教学所出现的形式主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没能遵循“动态发展”的这条规律造成的。

三、提高对教学方法的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对教学引导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全部直接展现给学生,而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探究指路,创新实践方式

创新其实就是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小学高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的循循善诱,还需要学生的孜孜探求。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设计“关卡”,引导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创新思路方法,创新实践方式,最终获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有探究欲望;探究活动的设计还要讲究适宜性,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通过对如何教学小学高段数学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教学工作良好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特点的充分掌控,从教人员应该从教学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教学实施策略。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