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研究

2019-01-13欧阳梦溪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微时代受众时代

欧阳梦溪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洛阳管理处,河南 洛阳 471000)

“微时代”来临,不仅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被悄然渗透,传统工作方式也受到了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理当审时度势,积极应对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本文将从“微时代”的具体内涵和特征入手,深入探讨微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增强“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探讨,以期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能深入挖掘丰富的精神文化特质,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一、“微时代”的概念及特征

本文认为,“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许多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重点体现在“微”字上面。在无“微”不至的潜移默化下,人们传统的信息表达方式、社会行动方式无不受其影响。许多新概念应运而生,包括“微公益”、“微课堂”等等,构成了微时代的新景观。“微时代”的定义可总结为以信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移动便捷显示终端,以短小精炼为运行特征,以微媒体为平台,实时、互动、高效开展传播活动的时代。

二、“微时代”呈现的两个新变化

(一)传播方式的网络化

“互联网一代”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主体。通过调研报告可以得知,在大多数的企业中,年轻一代的员工占据企业员工总数的60%,绝大多数是以90后为主,他们作为“互联网一代”,对实时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新鲜性都决定了他们更乐于将更多的信息整合进移动端。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也从传统的“面对面”转化为“键对键”的宣传。

(二)推动企业创新形式的发展在“微时代”下,运用多种网络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创新。通过对网络受众群体特征的研究可以得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微媒体,势必要对新媒体思维模式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传统价值链进行重新定位和审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传统方式,让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渐渐走向互联网化,运用互联网思维的技术来构建思想政治文化传播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文化传播管理的新局面。

三、“微时代”下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微时代”的开放性给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带来挑战由于在“微时代”下,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使用限制,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散布者,在传播的内容层面上,“把关人”的作用被削弱,导致一些在网上寻求信息的用户对这些信息难辨真假,与此同时,由于传播媒介层面上的“设置功能”出现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制造出符合时宜的话题,引起关注。

(二)“微时代”下综合性和发散性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单一性带来挑战在“微时代”下,人人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受到一定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很单一,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运用“微媒体”与广大网络受众进行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和发展的最好方式。

四、“微时代”下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的新特征

在“微时代”下,新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优势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些许弊端。

(一)新形势下的最佳选择由于“微媒体”这种形式与大多数网络受众的兴趣相吻合,新媒体的使用人数数量越来越多,平台与青年人的诉求特点相结合,随时、随地、简单、直接的传播方式已经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新媒体的使用与大多数网络受众的心态也相契合,沟通方式的平等是各类方式得到接受的前提条件。

(二)具备一定的效果第一,由于在新媒体的运用上,沟通方式已经得到了改善,匿名的方式让不少网络受众减少了思想顾虑;第二,参与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第三,传播方式简单快捷,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效率高,具备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信息与动态。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难度增大首先,在“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具备一定的要求,需要有高学识、交流技巧与应对危机的能力;第二是管理的难度大,网络是把双刃剑,对网上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控制而导致网络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再者,需要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网络受众的需求;最后线上线下难以进行统一的管理,在线上落实的问题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实现。

五、坚持增强网络受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

(一)建设基于思想政治文化工作与微平台相结合的教育队伍在“微时代”下,信息的来源方式和信息资源都很丰富,因此要想在网络时代更好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增加上线人数数量,吸引自身的“粉丝”,建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集团军”,首先要对干部和党员加强平台技术的培训,教导其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要有一颗包容心,约束自身的言行,为微平台树立良好的微形象,构建和谐的网络教育环境,以便更好地服务网络受众。

(二)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传输,提高参与度,扩大覆盖面

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善于从网络受众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从共同的兴趣爱好切入话题。面对网络受众,要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对于那些有一定怀疑的网络受众,要及时进行疏导,关心其心中的疑惑,为其排忧解难,从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微”,以小博大,以少聚多。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微平台的发展是一种趋势和潮流。在“微时代”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面对“微时代”的冲击,只有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中植入“微元素”,利用“微平台”,有效地融入“微时代”,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时代性,才能更好地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传播,并确保其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微时代受众时代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e时代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