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盘他”

2019-01-13王越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文玩语素新词

王越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一、“盘他”的兴起与泛化

(一)兴起源头

“盘”的本义我们并不陌生,《辞海》里,盘做名词说的是盛放物品的浅底器皿,或者形状像盘而作为承托或旋转等用的东西,比如棋盘、罗盘。盘做动词时,指的是屈曲相交或缠绕,比如盘腿、盘膝,也有详加探查的意思,比如复盘、盘活。而在文玩界,“盘”是一个专有名词,是说用手反复摩挲文玩外部,利用手上的油脂在器物表面生成半透明质感的包浆,使其更光滑更有价值。我们生活中常见一些文玩爱好者,手拿串珠核桃等物件转来转去,把他们盘的油光锃亮、温润喜人,据说这可以刺激手掌上的穴位,修身养性。这“时”的“盘”,指的是人与器物的不断交流,达到日日为新的状态。

“盘他”一词火自相声《文玩》里面的一句“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儿都不圆润,盘他”。“盘”原是指文玩手串经过人手反复摩擦捏压,让文玩的外部包浆或者转色,从而变得更加光滑、更有质感、更有价值的一种玩法。盘的动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手反复揉搓,之后这个梗被用于各种其他地方,比如在面对一些令人不爽的人或事或者看到小哥哥小姐姐也可以说盘,意思类似于“怼他”、“撩她”。尽管“盘他”一词早就出现了,但它在网络上反映了新现象,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盘他”是一个新词。姚汉明铭认为:“复活死词也是产生新词的一条途径。”

(二)后期泛化

一段时间以来,盘串也和啤酒肚、喝枸杞一道,成了中年油腻的代名词。但“盘他”的走红,与慢心态、油腻感都沾不上边。四川交警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违规的行为喊出“盘他”,显示出行动的果敢;在球场边打出“中国队,盘他”的助威广告,饱含着直面生活、挑战未知的气势。有人说“盘他”展现了青年人的叛逆;有人说“盘他”是自我激励。千万个语境,演化出千万个“盘他”。

“啊!我偶像的新剧要上映了,盘他!”

“国足今晚要对战泰国队,给我盘他!”

“我,被生活盘了”

“盘”迅速成为了网友们拍搞笑视频的素材,“盘猫咪”、“盘煤球”、“盘个小仓鼠”、“盘仙人掌”、“盘口红”、“盘榴莲”等。这里的“盘”带有一种幽默感,看见喜欢的盘一盘表示亲切,看不顺眼的非要给他盘圆了,久而久之万物皆可盘。一切表达情绪的场合都能看到“盘”这个字,正是因为“盘”的灵活含义,因此放在各个语境里都不显得违和。如果你想表达对某人、事、物的喜爱,“盘”就指像核桃似的只想捧在手心里把玩。

二、“盘他”的构词理据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盘他”一词的内在理据,主要从内部形式入手。我们从构词语素、语义、句法结构等角度分析网络新词“盘他”。

从构词的语素来看,“盘他”一词由“盘”和“他”两个语素组成。从词源看,“盘”字《说文解字》提到:“槃,装东西的敞口浅底方形木盘。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般”作声旁。鎜,这是古文写法的“槃”字,字形采用“金”作边 旁。盤,这是籀文写法的“盘”字,字形采用“皿”作边旁。籒文,從皿,今字皆作盤。

“盘他”是旧词新义,盘即撩、怼。“盘他”,指撩他、怼他。表达一种洒脱的感觉,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两个字这么简短的词语可以充分的表达出一个鲜明的态度。

从语义上探讨“盘他”的语义泛化趋势。“盘他”一词从产生开始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词义演变。随着网络平台的传播,适用的场合和对象也越来越多,语用频率增加,进而使得语义日趋泛化含混。比如“盘他”起初只是“怼他”、“撩她”的意思,后来通过抖音疯传以后,被赋予了多种意义,应用更加广泛,适用的场合和对象越来越多,想要说明白它的含义已经不容易了。网友们无论想表达一种怎样的状态,都加上“盘”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修饰,使“盘”字有了越来越多的意义。符号语言只有一个模糊的基本形象,其余的全凭个人的理解和体会,在似与不似之间表达言外之意。从语义上,“盘他”侧重突出“盘”的意义,诞生于相声之中的“盘他”,使得这个话语天然充满了喜剧性。喜欢的时候可以“盘他”、“削他”、“怼他”,“恼他”的时候,当然还可以“盘他”。但这之中还藏着委婉。诞生于手部动作的“盘”字,鲜明的继承了这种优秀的基因,人体从来没有一个器官和部位,像手这样特殊,可缓可急、可刚可柔。与之前的“怼”文化、“不服气就干”相比较而言,“盘他”兼具两者的优点:语气上不输“不服就干”气势上堪比“怼他”的实用功效。当然,并不是每个“盘他”都是主动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被盘的可能。微博的话题“我被生活盘了”中,青年们则被自嘲的“丧”文化俘获:“我的棱角没了,我被生活盘了”。从“盘他”磊落果决到近乎“嘤嘤嘤”姿态的“我被生活盘了”,前者是通过与其他使用者达成默契,共享“盘他”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彰显自己在网络中并未脱离潮流;后者是表面感叹生活艰难,其实不过是通过“我被生活盘了”怒刷存在感。

从句法结构上看,“盘他”属于双音节VN型复合词,“盘”和“他”,即V(盘)和N(他)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动作+受事”,N(他)是V(盘)的受事者,VN型属于偏正式,即“撩的他”、“怼的他”。从结构内部来看,VN型复合词N可以是双音节,如“盘口红”、“盘猫咪”,也可以是单音节,如“盘他”。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VN结构省去了形态标记“的”,不说“盘的他”,而是凝练为“盘他”N(他)属于词语中的基本范畴,指称的人物具有类别性,只要与V(盘)动作所表达的语义成分相关,并满足一定的语用要求,N(他)就能替换,即创造性的加以使用。由此,VN结构具有同质性且能产性较强。

三、“盘他”走红之因

“盘”一词一经产生就受到网民们的青睐,成为进入2018年以来最火热的网络新词。“盘他”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促使其产生的各种内外条件为它出现的合理性提供了很好的说明。这种合理性既包括语言自身的条件,也包括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盘他”走红,引起人们的注意,使其所指的对象也更加丰富了呢?

首先,类推效应和隐喻机制的作用非同小可。网络语的产生往往有它本身存在的内在语言机制。从形式上,“盘煤块”、“盘仙人球”、“盘刺猬”、“盘口红”是在“盘他”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类推手法产生的新词,结构简单、清楚明了、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也符合新词产生的经济性原则,适应了大众对大批新词的需求,迎合了人们的认知心理和求新求异的表达需要。“盘他”保留原有的语素:“盘”,“他”是类推的根,以“他”为再生点,能产性极高,再通过替换同属类义范畴的语素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新词。“盘他”新鲜但又不生涩,易于人们接受和推广。如索绪尔说:“类比是革命与保守的原则”这一类推法正是体现了语言创新与保守的统一。

从认知角度而言,“盘他”是隐喻认知模式下的产物。隐喻引导我们不断观察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为表达一个新的概念或者术语,在现有的语言词汇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或有近义词表达不够充分时,人们常常会挖掘旧词语。隐喻的认知功能之一就是补充语言的空白,也就是说运用隐喻手法,去寻新旧语境相似的旧词来赋予相似的新义。“盘他”一词就是通过隐喻方式产生的,起初表达文玩手串经过人手反复摩擦捏压,让文玩的外部包浆或者转色,从而变得更加光滑、更有质感、更有价值的一种玩法。现在在表达一种洒脱的感觉,即“撩他”、“怼他”的意思时,我们的语言系统中存在缺位,人们根据诞生于手部动作“盘”字的可缓可急、可刚可柔的这种特质,通过旧词新义的方式如今的“盘他”就诞生了。

猜你喜欢

文玩语素新词
张焱:让玉米成为文玩界新宠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文玩核桃嫁接技术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因果复合词
适合春季把玩的文玩
文玩核桃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