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素养在钢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019-01-13曲岩
曲岩
(黑龙江省伊春市群众艺术馆,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作为一种集欣赏、演奏和演唱为一体的艺术,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在多种表现方式应用的基础上,实现音乐作品的优美演绎,并抒发表演者的内心情感。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巧性,需要表演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美学素养。然而在表演实践中,部分钢琴演奏者缺乏音乐美学素养,其不仅影响了钢琴演奏的美感,更对音乐作品情感传导造成较大阻碍。新时期,培养表演者音乐美学素养已经成为提升钢琴表演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音乐美学素养对钢琴表演的作用
音乐美学素养是将音乐艺术论体系下的重要组成内容,其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并进行音乐活动指导,对于音乐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音乐美学素养整体表现来看,其基于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产生,并直接作用于音乐实践的各个环节[1]。就钢琴表演而言,音乐美学素养对钢琴表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其一,音乐美学素养是钢琴演奏的基础;钢琴演奏者能否弹出一首优美的曲子,这和自身音乐美学文化素养具有较大关系。钢琴表演中,旋律,节奏,和声,音乐是影响表演效果的四个基本因素,若钢琴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美学素养,其就能实现这四个要素内在联系的准确把控,具备较高的弹奏技巧,从而提升钢琴弹奏的效果和质量,满足观众的喜好要求。其二,表演者的音乐美学素养直接影响着钢琴演奏作品的表达效果。具体而言,优秀的钢琴作品包含了创作者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自己内的丰富的情感,表演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音乐美学素养,才能准确的领悟这种情感,并将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其三,钢琴表演是音乐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整体上看,不断培养表演者的音乐美学素养,能提升表演者的钢琴表现技巧,而当表演者具备较高演奏技巧时,其又能进行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并反作用与音乐美学素养,促进音乐学科的有序发展。
二、钢琴表演者音乐美学素养分析
音乐美学素养直接影响着钢琴演奏者的表现水平,即音乐美学素养丰富了演奏者的人生阅历,使得演奏者在钢琴作品弹奏中,能够主动的融入自我思想和情感,实现作品内容的丰富[2]。现阶段,在音乐钢琴演奏中,人们注重音乐美学素养的培养,并保持积极的态度学习钢琴技巧,提升钢琴演奏水平。然而从实践过程来看,当前很多钢琴演奏者的音乐美学素养水平不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其一,很多钢琴表演者并不了解音乐美学素养的组成要素,这使得其在实际表演中,缺乏一定的音乐法则,这使得自身在钢琴曲目理解上存在较大偏差,影响了实际的演奏效果。其二,音乐美学素养是一个长期性、上升性的时间过程,其需要钢琴演奏者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钢琴演奏知识和美学知识,然而在实际中,很多钢琴演奏者仅能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其缺乏音乐理论知识认知,现已掌握的知识系统性不强,完整度不够,由此制约了自身音乐美学素养的培养,并对钢琴演奏效果造成影响。其三,较高水平的音乐美学素养西需要表演者实现音乐作品情感与演奏技巧的结合。现阶段,很多钢琴演奏者不能实现这两个要素的协调,尤其是在钢琴曲目情感领悟上,表演者理论知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其对作品情感的感知,并降低了钢琴表演的实际效果。其四,新时期,音乐美学素养的培养与指导应用需要跟随音乐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譬如,在实践中,钢琴演奏者不仅要表演曲目作品,而且应结合自身的内心情感,进行即兴演奏,以此来抒发自身情感,实现音乐美学素养培养,提升钢琴演奏水平。
三、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素养培养策略
现阶段,较多音乐人士认识到了音乐美学素养的价值,并在钢琴演奏中着力音乐美学价值培养。从实践过程来看,在钢琴演奏中培养音乐美学价值应注重以下要点:
(一)强化音乐基础知识学习
与其它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拥有较为独特的旋律美和自然美。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来看,其包含了旋律、节奏、和声、音乐四个因素。在钢琴演奏是家中,这些要素均有着较为专业的要求,譬如,按照音高的差异,钢琴曲目的整体旋律会有所差异,而随着音节划分,音乐的节奏得以形成。在钢琴表演实践中,掌握这些基础的表达技巧,即能熟知音乐美学法则,从而实现音乐内涵的感性认知。需要注意的是,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是钢琴表演者在曲目中渗透自身情感的基础,表演者只有能灵活的运用钢琴表现旋律、节奏、和声、音乐等要素,才能实现复杂情感的表达,为人们诠释音乐的美好情感。
(二)丰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当音乐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到达一定层级后,会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独特认知,并最终成为自身的音乐美学素养。从钢琴表演过程来看,很多人缺乏音乐美学素养是由于自身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在钢琴表演中,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表演人员能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在作品揣摩,借鉴,研究中,分析作曲家在创作中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提高自己的音乐美术素养和鉴赏能力水平[3]。然而在当前学科发展中,很多钢琴表演者将钢琴演奏技巧作为自身锻炼学习的重点,同时忽略了理论知识学习,影响了自身对音乐作品的宏观把控。现阶段,在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中,表演者首先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统筹音乐基本概念与钢琴演奏的关系,同时应在分析作曲家创作感情的同时,思考音乐曲目的表现手法,并积极的融入自身对作品的感知,以此来确保具体曲目具有饱满的感情。最后,还应在音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实现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从而在联想中,实现文化现象和感受的结合,从而真正体现作品的灵魂。
(三)注重音乐情感与技术融合
如果说音乐情感是激情的创作过程,那么钢琴演奏技巧技术冷静的自我形态表达;实现这两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对于钢琴曲目演奏和音乐美学素养培养具有深刻影响。从钢琴曲目表现过程来看,以情动人和以技术动人是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在而实际表演中,要真正起到震人发聩的作用,就应实现情感与技术的融合。一方面,演奏者应熟练掌握钢琴曲目的旋律和节奏,甚至对于各个符合的弹奏时机,落指力度等都应该进行严格把控。另一方面,应重点思考作品的情感,并探究如何将这些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以此来进行曲目弹奏,实现音乐作品的专业化、深情化展现。
(四)培养演奏人员的创新能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就钢琴演奏而言,人们对于演奏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表演效果提出了较高要求。新时期,要充分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还应注重自身表演能力的创新发展。一方面,应灵活化的应用演奏技巧,实现曲目内容、情感的多形态表达;另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即兴演奏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开阔自己的想象,并形成良好的创作能力,使得自身能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中求胜,实现钢琴演奏人员的健康发展。
结论
音乐美学素养对于钢琴表演具有深刻影响,其不仅影响着钢琴曲目基本的演奏效果,更对作品情感表达意义重大。实践过程中,人们只有充分理解音乐美学素养对于钢琴表演的作用,并在当前表演人员音乐美学素养品质分析的同时,进行音乐美学素养的高效培养,才能提升钢琴表演水平,并在抒发曲目真情中,满足观众的音乐欣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