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
2019-01-13瞿晓梅
瞿晓梅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罗龙实验小学,四川 宜宾 644104)
生活教育理念在通常情况下是指人们应通过在生活中长期秉持教育和学习思想,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这种思想表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密切联系性,同时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现阶段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现阶段小学生受自身年龄局限性的制约,没有对生活进行很好的理解,同时对于写作来说也存在着厌烦的态势。对于生活教育类的题目,更是存在恐惧情绪。在没有兴趣的同时,为了达到教师的字数直接胡乱编写,在没有协作积极性的同时,质量也没有达到保障。
(二)生活内容和作文内容较为肤浅
在当前情况下,小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对自身的写作进行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来说,通过对写作内容进行东拼西凑,学生的写作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现阶段影响学生写作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家庭环境,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在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下,生活内容肤浅直接影响了作文内容的丰富性,从而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
(三)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也没有给予一定的指导
对于小学生生活教育类习作的练习中,教师也占有很大因素。部分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也没有给出合理的指导,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只是对小学生要写的生活类题材进行描述,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引导,因此学生没有具体的思考过程,导致学生没有习作思路,最后直接影响了生活教育题材作文的写作质量。
二、生活教育思想的运用对于小学语文习作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阅读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习作水平,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受自身年龄的制约,同时身心发展较快,但是阅读量较少,在这种现状下,因此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程度,经常会导致小学生在写作中没有话可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自身发展水平还不够。因此,在小学生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应通过生活教育思想的融入,从而将生活内容与现阶段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练习,从而促进小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理解,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写作素材得到了一定的丰富,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深刻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进行生活教育思想的融入能够强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同实际生活一起,进行教材内容的挖掘
语文教材作为与生活联系最广的一门学科,其中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是对实际生活场景进行截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进行语文课外内容的开展,通过进行自然内容和生活内容的深入挖掘,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整体内容的理解,在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丰富的同时,学生的阅读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宽。从而在进行写作时,灵感逐渐增多,同时作文内容也更加丰富。因此,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阅读和习作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二者的教学相长。
例如在进行《桃花心木》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室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公园中去观赏,同时去进行园丁种植等的观看,从而对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进行得知。同时对于文章中结尾出现的桃花心木苗的生长态势,从而得知种树人付出的耐心和责任。通过对现阶段的花园自然风景进行领略,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得知种树人的不易。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文章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的生活思想也能和写作进行融合,从而提升整体的写作能力。
(二)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提升学生的情感积累
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解,随后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着重培养,在有效提升学生习作能力和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升华,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六一到来的期间,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关于语文的一些文娱活动和比赛,通过让学生进行参与,同时让学生对于表演者进行仔细观察,对于表演者的动作和一些表情等能够进行过程的描绘,在有效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生活教育思想。在其它节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生活的探究。在植树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植树,从而通过对植树过程以及整个一天的行程进行记录,从而进行自身想法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也都能得到提升。
(三)通过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对文学素材进行积累
语文作业作为目前语文课堂中的延伸部分,教师通过对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从而促进学生视野的开拓。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每天生活素材的积累,对一天中的所闻所想以写日记的形式进行积累,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感的迸发。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生活教育思想的意义和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研究策略来提升小学生的生活化思想,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等进行培养,在引入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眼界进行拓展,在有效提升写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促进更好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