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与冲突:苏州城市青年文化与苏州社会自媒体的符号互动

2019-01-13杨明哲

魅力中国 2019年35期
关键词:苏州符号群体

杨明哲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英国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社会过程的本身,政治和经济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文化作为国家竞争力的软实力,其巨大的社会物质转化能力被广泛认可和认同。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文化样态异彩纷呈,文化的现实作用被无限放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中国强。”流传至今,青年群体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中国崛起的的主力军。青年群体在网络时代异常活跃,他们不仅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也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的青年群体,在其个人内部以及群体内部完成了网络文化的“编码—解码—编码”的符号循环传播,并在此循环过程中形成新的符号组合和传播源,并向外辐射。在众多传播源同时辐射的过程中,符码传递的通路彼此勾连,发生碰撞,则新的文化焦点或新的文化样态由此产生。

符号互动理论由布鲁默开始启用,是对社会真实本质的认知与描述,可用来诠释习得的控制符号、理念及确定性的相关能力。[1]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有。在苏州社会自媒体与苏州城市青年的互动中,符号的刺激在两者的互动中发挥作用,使苏州城市青年的文化审美与文化消费偏好产生改变。

米德在论述关于心灵、自我、社会的理论时,一方面使每个范畴之中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因素,如心灵中的冲动和理智;自我中的主我和客我;社会中的个人和“他人”。同时米德又强调“对立因素”在发展过程如何因它们闻的互动而统一。如此性质的想自身就包含了“确定与不确定”、“动与静”间的矛盾。[2]

苏州城市青年文化与苏州社会自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协同与冲突两个方面。

一、协同:互为参照群体规范的苏州社会自媒体与苏州城市青年文化

“参照群体”一词却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H.海曼于1942 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个体评价他们社会地位的方式依赖于他们对一种可供比较的社会框架的选择。[1]参照群体理论认为一个人如果把某个群体作为参照,那么其社会行为将会遵循被参照的群体所使用的行为规范。

苏州社会自媒体为苏州城市青年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标准。苏州社会自媒体通过微信推文、设置议题等形式引导苏州青年进行媒介消费。同时,苏州社会自媒体描述的这种泛娱乐化的社会形态,误导了苏州城市青年群体,使其认为社会自媒体所描绘的就是社会本身。同时,苏州社会自媒体按照自己的“受众塑性”计划,通过“守门”,持续不断的向苏州城市青年输送其想输送的信息,而苏州城市青年在消费这样信息的同时,对于社会自媒体的认可增强,按照社会自媒体所传达的信息行事。而社会自媒体会通过“标题党”等手段去引导苏州青年。例如“苏州人都注意了!”、“这个地方不来后悔”等如此手法,这种标题从心理上就使得苏州青年受众有强烈的遵从心态。

另一方面,除了苏州社会自媒体作为参照群体,社会自媒体上所呈现的“受众反馈”也是苏州城市青年的参照群体。苏州青年在进行社会自媒体消费的时候,阅读量会提醒他们有多少手中已经消费过这条信息,而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则是苏州青年的另一参照群体。虽然这些评论经过了编辑后台筛选,但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受众的态度。

艺术来源于生活。社会自媒体作为生活艺术推广的平台,其内容来源于社会的实践。苏州社会自媒体作为参照群体,为苏州青年提供了一套行为规范。同时,苏州城市青年文化也作为参照群体,约束社会自媒体的媒介行为。社会自媒体阅读量来判断青年群体的喜好,而这种喜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媒介的设置,但青年群体也在有限的信息中心进行了选择,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意愿苏州作为众多影视剧的拍摄地,明星名人新闻很多,但唯有周杰伦演唱会在苏州刮起“飓风”,成为社会自媒体的头条。而这种同类型信息的选择,社会自媒体也参考了苏州城市青年的文化品味。

苏州社会自媒体所提供信息类型及数量分布与苏州城市青年的自媒体消费取向吻合,两者之间的互为参照群体规范,在协同互动中增强粘合度。

二、冲突:苏州城市青年文化的“自我满足”与“自我呈现”

苏州城市青年文化与社会自媒体之间虽有协同互动,同时也存在对抗。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类在确定个人行为上具有能动性,人们有能力选择、诠释刺激,并能够构建新的内涵与行为路径。人们不能超越所有相关影响,但可以通过变更此类影响而创建并改变其个体行为方式。[1]

通过“豆瓣同城-苏州”与苏州社会自媒体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两个平台所呈现的苏州城市青年文化消费取向有很大差异。通过社会自媒体进行的文化消费是被社会自媒体操纵的,不完全是苏州城市青年的自主行为。而“豆瓣同城-苏州”则是苏州城市青年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文化消费活动。两者的消费背景有极大的差异。

虽然“豆瓣同城-苏州”的活动发布也需要经过媒介的审核,但其弱化了媒介对于信息的决定作用,苏州城市青年具有相对较大的选择和决定权。苏州社会自媒体所呈现出来的“娱乐精神”与“消费精神”,同“豆瓣同城-苏州”所呈现出的积极生活、丰富文化的取向不同。苏州城市青年通过另一平台的文化活动来对抗社会自媒体营造的“娱乐至死”的气氛。

猜你喜欢

苏州符号群体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学符号,比多少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符号的由来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