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
2019-09-11陈欢
陈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微型种植体支抗法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法主要是通过坚硬的骨骼作为支抗力的承受方。相关的研究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稳定性好、治疗之后的恢复速度快,不仅能够提高支抗,还能够提高稳定性能,综合性价要优于传统的非种植体正畸治疗术。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范围为13-28岁,平均年龄为(22.1±0.2)岁。排除口腔疾病、严重精神障碍、系统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均无正畸矫正病史。分成两组,30例患者应用传统正畸方法实施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微种植体支抗治疗,设为实验组。比较患者的信息资料,显示差异不明显,证实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内容为:采用直丝弓(MBT)进行正畸治疗,采用横腭杆、J钩、2类牵引支抗,以加强支抗效果。
分析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内容为:治疗前采用0.2%浓替硝唑口含漱液稀释液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随后选择局麻,根据患者压根情况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时首先对患者牙槽粘膜处作小切口,注意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组织与神经,待植入后观察患者口腔情况,待软组织逐渐愈合后,采用橡皮链、牵引钩对拉簧链接种植体施以加力,治疗后则指导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三)观察指标
通过复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磨牙位置、上中切牙倾角情况、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进行记录;统计患者治疗后有无存在不良反应表现,并做好记录工作。
(四)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用于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磨牙位移较小,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n(%)]
(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30例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存在软组织轻度水肿,1例患者存在口腔炎症,1例患者存在不适感,占10%;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存在软组织轻度水肿,2例患者存在口腔炎症,2例患者存在不适感,占2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是一种新型支抗技术,因植入体体积小巧,植入及去除手术简单,疗效可靠、成本低廉而大受口腔正畸医生的欢迎。微型种植体植入区域很灵活,可以在腭侧、唇侧、颊侧、齿槽间隔植入。用丝锥手动植入微型种植体,有效减少骨创,植入方向稳定。手术植入和取出手术简单、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率低,患者接受度高。微型种植体适用的治疗口腔畸形范围为:患者牙弓前凸显著,牙齿排列十分拥挤,支抗磨牙无法前移;患者前牙排齐时,后牙支抗缺失;后牙前移时,前牙缺少支抗等。
微型种植体正畸支抗在治疗过程中若操作不当等原因也会引起并发症,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型种植体属于体外异物,植入口腔后会刺激局部黏膜,黏膜受到刺激后做出应激反应,会出现轻微炎症和感染症状,但少见疼痛、肿胀情况。第二,牙根损伤:口腔内牙齿紧密排列,相邻牙根之间仅有微笑缝隙,在植入微型种植体时难免会对牙根形成损伤,若损伤程度较小则可忽略不计。但是损伤程度加大时,患者会感到明显不适,咬合会出现困难。如果对牙根损伤程度较大,那么就会使得微型种植体发生松动,引起口腔感染等。微型种植体松动可能会对牙齿附近的牙神经、血管等造成伤害,所以尽管没必要保持绝对稳定,但是也要避免微型种植体松动产生其他伤害。临床实际操作中,为了保护微型种植体附近的牙神经和血管,可以把微型种植体植入到没有重要神经和血管的牙槽间隔内,确保牙根离微型种植体距离大于2mm。同时为了确保微型种植体初期植入时有较好稳定性,通常采用自攻植入的方式。第三,由于种植体植入时对前牙的压力较大,因此前牙移动较长,造成牙根吸收情况加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指标和牙根吸收情况,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牙根吸收情况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牙根吸收情况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支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牙根吸收并发症,辨证运用才能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凭借方便简单、创伤小、依从性高等优势,广泛运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