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9-01-13闻欣
闻欣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连胜学校,江西 上饶 334400)
小学阶段在认知水平上属于人生的起步时期,一般情况下多停留在具象的思维能力上,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力与感知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将生涩难懂的专业理论与操作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具象事物,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更强的理解力。其中生活化教学是最常用的方式,主要运用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活体验与事物做课程内容的比喻或者背景条件的设置,有效的提升教学内容的亲切性,便于学生理解与吸收知识。
一、教学意义
生活化教学就是把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及常识简化课堂知识,增加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突破了应试的限制,正朝着服务生活变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及团队合作学习验证理论与实际的真正关系。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弥补了传统教学办法的不足。传统的教学办法过分强调“教”,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营造一个体验性较强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其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书本知识,更能够增加自身素养,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二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率逐渐提高,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小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的绝佳时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法教授学生信息技术课可以为小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三是,教学知识具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较抽象的知识实际化、具体化,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效率。
二、设计新颖的生活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普遍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干扰,如果在教学中缺少课堂导入,直接进入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对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熟悉的,也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要选取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课堂导入更具应用性和趣味性,以更好地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画图工具”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制作邀请卡”活动:学校要邀请不同职业的人来学校参观,让学生针对不同的职业设计合适的邀请卡。活动开始时先让学生自己确定卡片内容,然后选择喜欢的图形和文字在纸上设计,设计完成后,教师询问学生“想不想把自己的卡片在电脑上制作出来,变成更加漂亮的电子邀请卡”,这样一来,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再顺势导入本节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景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运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融入到教学中,这样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想听、想看、想学,教学效率才会提高。信息技术可以依靠自身学科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各类软件为学生创建生动的情境画面,向学生阐明所要讲授的重点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播放Flash动画,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授课。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与炫酷,在兴趣与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的效率更快,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教师要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丰富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在那个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大脑活跃起来,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够被激发出来。比如,我们讲解“计算机的应用”时,可以课前让学生预习,让学生自己梳理出计算机的结构,上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与学习彼此自学的成果,在学生彼此意见不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将自己最终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对教学进行总结与补充。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课堂学生的自主性大,学生学习状态良好,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与电子教学,使教学手段丰富起来。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较强的实践应用性、生活性决定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因此,在注重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认知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从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材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案例,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