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01-13孙燕萍
孙燕萍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二中,江西 鹰潭 33520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也逐渐加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提供情感支持。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和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在初中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其达到传承中华文化、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中应促进师生双向互动,创设平等对话环境。因此,想要将传统文化有效纳入初中语文教学环节,教师不仅需要增设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还需要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更新落后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转变以往在课程中的主导性地位,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其思维动态与心理需求,给予学生充分施展能力、张扬个性、表达想法的机会,实现由以往单向传输模式向双向互动模式的有效过渡。以《出师表》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与协助者,在班级内部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前完成探究问题的创设,如“‘亲小人,远贤臣’这句话在三国时期的哪些历史事件中得到了体现”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查阅《三国志》等历史资料或借助情景剧的形式完成有关课本内容的演绎,依托文本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态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每一个学生小时候都是孩子,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可以在每堂课课前开展一次演讲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故事讲给同学们,这样课堂的传统文化氛围得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所深化[1]。传统文化进课堂,容易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调动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当积极地传递传统文化,比如,名人名言、典故知识等等,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现象和风俗习惯,了解到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保护民俗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各地的民俗,这是各个民族人民经过多年的生活和传承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它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人们愿望和理想的寄托……随着各地民俗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其的保护,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一重任必然要交给当代的青少年。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就成为保护民俗文化的主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整理当地民俗类型,包括种类以及表现形式等,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一些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一起探索民俗文化对人们现代以及未来生活的深远影响。学生们可以分组实践,最终将自己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果涉及一些需要修复和保护的传统民俗建筑和物品,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广西地区的各种歌舞游艺、岁时节俗、仪礼活动、饮食习俗等,这些民俗如何得以传承和发展,一些即将消失的民风民俗应该如何进行保护等问题都可以放到语文教学当中来探究和研讨。这样一来,学生们对当地的民俗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在实践中学会传统文化精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传承文化的最好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只是阅读了传统文化的书籍,却没有真正地理解和学习其中的内涵,就无法运用这些知识,更不要谈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体会传统文化教育的益处,一边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当我们理解了“首孝悌”的含义了之后,就要努力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并且将其中的实践感受写下来。当我们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有所收获,改变了不好的生活习惯的时候,那么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传承中华文化。
五、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思想与精神观念以及高尚品质道德的总体,是需要继承的精神财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要立足文化基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将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学生获得品质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契合点,探究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继承优秀精神文明。如通过朗读、赏析解读传统作品的为人处世之道,让学生内化成传统美德;扩大对古诗词的理解范围,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组织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人文情怀,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