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记者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

2019-01-13车业明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第一人称对象

车业明

(山东巨野县广播电视台,山东 巨野 274900)

采访是一个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进行大众传播。人们常说采访就是战斗,其实采访又何尝不是一门艺术?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记者的采访技巧谈几点认识:

一、充满自信地沟通对方

记者是代表媒体向受众进行传播活动的第一人,在采访中必定要体现出一定的权威性,无论面对什么身份的采访对象都要充满自信、情绪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敏捷的思维状态,迅速与采访对象沟通。

营造气氛、沟通双方心理是首要的。记者要善于寻找共同点、近似点,比如同乡、熟人、兴趣爱好、家庭子女、相近的阅历等,使双方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也可以帮助对方消除镜头、话筒前的紧张感,使采访很快就能在轻松友好的氛围里进行。

另外,这种自信也来源于记者在采访前做的充分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二、问题要明确、具体、简洁

记者采访受时间限制,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明确、具体、简洁,不要大而抽象、笼统而宽泛,让人一下抓不住要点,理不清头绪,难以驾驭。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

三、问题要客观,可以第一人称提问和评述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报道时应让事实本身说话,忌带主观色彩。记者采访时要尊重客观事实,可以用第一人称“我”进行提问和评述。但是记者必须始终清晰地认识到,以“第一人称说话”和以“个人的身份说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必须注意把握分寸。另外,采访时还要避免将假设答案给被采访者,如果凭主观意识表示了导向,就会影响问题的答复,甚至失去采访真实,也不可能产生采访高潮。

四、注意给被采访者提供思维空间

给被采访者提供思维空间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记者提的问题不要让被采访者仅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简单的句式语词来回答,应该能够让他们可以畅快地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其二,记者要善于出“难”题,提出独特的、尖锐的、出乎被采访者意料又很刺激、很有兴趣回答的问题,使被采访者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而不是被动应付。出“难”题并不意味着要问专业性很强或使采访对象很为难的问题,要尊重对方,切忌提有伤对方自尊心或隐私范围的问题。

五、语言“精”“泛”结合

记者采访语言要精炼,直截了当这是基本要求,但并不排除适当的铺垫性介绍。“精”是指简洁明了、直切要点,“泛”是指陈述后的提问非单句、短句。“泛”不是罗嗦,不是空洞,主要是从受众需要的角度考虑,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背景用适当的最简练的语言做尽可能多的介绍后,再切入、提出问题,这在人物访谈中是必不可少的。

六、注意形体服饰语言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除了通过有声语言外,举止服饰也传达着信息。得体的服饰打扮、落落大方的举止风度是接近并赢得采访对象与受众信任的保证。尤其是记者在采访时切忌不断转换视线,给人以心不在焉、不尊重对方的印象,应较多地注视采访对象,对其的谈话有所反应。记者的整体形象应是和谐、自然、端庄、大方、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全神贯注的,给人以可信、可亲、可近、可谈的良好印象。

七、画面已表现清楚的问题不要重复

电视以其声画并茂而独具优势,记者应尽量利用画面效果做报道,再通过语言进行补充说明,尽可能地扩大信息量。记者的采访要利用画面、挖掘画面,但绝不能重复画面。视角要拓展到画面以外,力求通过对方的回答展示画面以外的东西,或是补充画面没有拍到的东西。

八、善于控制时间

电视新闻节目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不能随意拖延时间,同时要保证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和节目质量。面对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甚至偏离主题的采访对象,记者要不失礼貌地给予暗示,可以巧妙地用诙谐轻松的语言和手势转换话题或及时中止话题。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第一人称对象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