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

2019-01-13谢敏卢凌美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相关者职业院校利益

谢敏 卢凌美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在职业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体系中,制度是对利益相关者行为约束及关系调节的一种规则,是有效推进职业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基础。根据制度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治理体系中的惩戒以及规范程度的作用情况,主要从正式制度方面构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合作的成效只有与其利益联结起来,才能产生可持续的驱动效应。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范畴来看,只有将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各利益主体合作的成效与其所获取的利益联结起来,才能为课堂教学质量的协同治理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因此,立足利益共赢和效益共享这一核心,配建相应的合作博弈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合作动力驱动机制,从而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调治理提供不竭动力。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利益协调是否合理、利益补偿是否到位、利益激励是否有效等都将影响到职业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关系的稳固,由此,要有效保障职业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则需要充分发挥利益协调机制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中的 “润滑剂”作用,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各治理主体间利益的协调和行为的协同。

一、制度推进机制: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助推器”

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保障的制度体系中,由规章、法律、法规、准则等组成保障制度。从现实情况来看,关于职业院校教育的法律法规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滞后于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自2014年来,随着职业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深化,工学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在职业院校中逐渐推行,但现有职业高度教育正式制度却缺乏对这些新方式和新模式的鼓励和保障规范,远滞后于职业高等教育与教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快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成为职业高等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发展深化的迫切需要。首先,应积极征求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家长、评估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多渠道拓宽相关利益主体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上的利益表达,使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能够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需要相互匹配,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其次,应立足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在实现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上的目标导向,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协同治理各环节上的职责关系,以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质量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绩效考核,废止、清除和修改一批具有阻碍性的、无效的规章和文件,以实现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在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学生岗位职责和岗位创造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达成推进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企业技术进步的深层次发展目标,从而体现制的合目的性;最后,应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建设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在切实参照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系统的构成与体系运行的基础上,明确和规范各质量治理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和利益关系,使职业高等教育法律规章制度在推进职业院校教育现代化、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的同时,也能够符合职业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内部课堂教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制度的合发展性。诚然,在完善相关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完善相应的惩戒机制,从而对质量协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起到较好的规范和监督。

二、合作驱动机制: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驱动源”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过程,是多元治理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发生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实际也是各治理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推进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从非合作博弈趋向合作博弈,能够有效促使各治理利益相关者在合作博弈的决策、行为、利益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持续动力。通过建立促进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上的合作博弈机制,既能有效促使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协同和行为协调,又能显著提升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效率和效益。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治理具有公义性、公开性和公益性的品性,这些品性决定了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必然走一条合作博弈的道路,尤其是如企业、行业、评估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其参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并不能使其直接获益,但其参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行为所实现的合作博弈,却能明显提升整体的社会利益,这其中便体现了这些利益相关者在合作博弈上的一种妥协。诚然,企业、行业、评估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这些治理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在不能直接获益的情况下,还能依旧保持合作关系,主要是因为在合作博弈中存在因妥协而产生的合作剩余,受益少的治理利益相关者,便在让渡妥协某一层面利益的基础上经由合作博弈而又达成在另一层面上合作剩余的利益分配。实际上,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中,企业、行业、评估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合作剩余上所得到利益分配,既是其在合作中让渡的结果,也是其在协同治理中达成让渡的条件。也正是通过这些治理利益相关者在合作中的不断博弈,同时,在博弈中不断加强深层合作,从而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结构的形成,以及关系的稳定和持续提供了持续发展的驱动源。建立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上的合作博弈机制,则需要在遵循协同治理团体与公共理性的基础上,相应签订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深层合作、互补信息、有效沟通以及具有广泛执行力和约束力的协议和契约,这些具有强制意义的协议和契约既是公平、公正和效率的统一,也是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体现,从而形成对治理利益相关者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从而提升其在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合作效率和效益。

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体系中,每个治理利益相关者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首先,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外部关系来看,外部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焦点主要在于经济利益层面。政府作为投资者和宏观调控性者,其治理角色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运作财政系统有关,但政府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运行的资金支持,而要解决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性的困难,政府比较明显的利益选择就是推进实现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体系中,职业院校始终是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核心主体,并起主导作用,但职业院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由其主导的治理体系不仅不会带给个人和社会任何经济利润,反而还会消耗和吸纳个人和社会的资金,其主要通过输出学生创造经济利益,并通过学生在岗位的经济创收而创造其间接经济利益;企业作为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其也不可能直接获取的经济利益,而是通过招聘学生的岗位创造而获取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是否愿意为了延迟且间接的利益获得而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治理,也是企业利益博弈的重要考虑前提。其次,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内部关系来看,内部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主要聚焦在权力的上。职业院校内部治理体系中,主要涉及政治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民主权利等方面。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由政治权力所指引,课堂教学质量的领导、监督和统筹等过程管理主要归由行政权力管辖范畴,教学质量的生成和发展归由学术权力管辖范畴。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质量治理过程中,当三种权力同时作用于某一具体教学质量问题并产生分歧时,那么便会因各自的利益立场不同而产生利益博弈,而博弈的结果必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利益协调机制: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润滑剂”

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体系中,对各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行为进行有效激励,从而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工作动机,能够较大程度提升协同治理的效率和效益。从双因素理论(著名心理、行为和管理学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提出)来看,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因素能对人们额定工作动机产生影响,其中保健因素能消除人们对工作的不满,激励因素则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为此,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则需要同时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需求。首先,在外部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构建上,政府作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投资者和宏观管理者,在利益激励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保健因素保障上,政府应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主要通过制定阶梯式政策或运用信贷、税收优惠、财政转移等经济和政策手段,在政策、监督、治理手段和关系、待遇、工作条件、福利等方面给予治理者相应的保障,从而吸引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外部治理,并为各利益主体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良性合作上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此外,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激励因素保障上,政府应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治理的工作性质、工作责任成长和发展机会等工作内容,具体通过给予利益相关者中表现优秀的组织和个人一定的晋升机会和赏识,从而激发各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内在动机,并提升他们在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中的满意感。其次,在内部中观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构建上,职业院校内部应统筹职课堂教学质量领导层、执行层和监管层的力量,在课堂教学质量策划、改进和监控等领域,有效保证各领域、各层面的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利益相关者,在质量协同治理过程中能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薪酬福利和工作条件、灵活的监督制度、公正的评价体系等,以确保在内部条件上能够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在激励因素的保障上,有效保障直接的治理利益相关者以及各间接参与治理的工作者,从中能能享受到质量治理工作中的被重视感、从而保持职业院校内部各个层面课堂教学质量利益相关者在协同治理工作中的热情,并能立体式、高效率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质量治理工作中。再次,在内部微观课堂教学质量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构建上,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协同治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实践实训与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同时在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个层面起助推作用。在所涉及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环境及管理关系等保健因素层面上,教师应持续为学生创建轻松舒适的学习风气、学习氛围、人际氛围、心理环境等,以此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厌恶情绪和学习的恐惧感;同时,在所涉及的课堂教学质量治理工作本身和治理工作内容等激励因素层面上,教师应给予学生期望、赏识、动机等激励因素层面适当的激励,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地给不同期望值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激励措施,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并提升学生的自我效价感,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互动中,共创绝妙的课堂。

猜你喜欢

相关者职业院校利益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I Love You, Dear China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利益与西瓜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