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体育游泳运动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模式研究
2019-01-13蒲敏
蒲敏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重庆 409600)
长期以来,游泳作为一项十分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逐渐引起了高中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重视,而在实际游泳运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要求下,游泳运动教学不应以单一的身体素质培养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应面向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此背景下,依托于实际教学情况分析高二体育游泳运动渗透心理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既符合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满足高中学生培养的具体需求,值得我们给予足够重视。
一、高二游泳运动教学开展现状
(一)学生恐水现象严重,教学过程急于求成
在传统高二体育游泳教学过程中,学生恐水心理是制约游泳运动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其中,由于多数教师教学思想相对落后,对学生心理无法做到科学把控,因此以其丰富的游泳经验根本无法理解学生恐水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教师多注重教学游泳技巧,而忽视适当运动引导,进而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学生的恐水心理,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于整个体育学习产生畏惧。
(二)教学缺乏心理指导,学生普遍缺乏自信
从实际游泳运动教学情况我们发现,多数学生普遍会在一次呛水后而对自身丧失自信,再加上教师缺乏适当的心理指导,使得学生会在长期学习中产生自卑心理,不仅不愿意学习体育,也根本无法掌握系统的体育技巧。同时,在以往高中教育中,体育学科作为副科学科,始终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因此大多情况下高中学校不仅不具备专业的游泳教师,更不拥有完善的游泳设施,最终便在根本上影响了游泳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心理教育于高二游泳运动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游泳自信
对于心理教育来说,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始终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对此,依托于心理教育,教师会更加强调就学生的游泳自信进行激发,尤其是优秀游泳健儿夺冠视频的课堂引入,能够借助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来提高学生的游泳参与度,最终便可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态度的同时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认识
在心理教育中,反面案例的引入往往有着双刃剑的不同作用,而如果能够于正确时间适当运用反面案例,便可以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样,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借助适当为学生展示一定溺水视频,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游泳技巧的价值和意义,使其能够正确对待课堂教学并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学习。
三、高二体育游泳运动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具体教学模式
(一)基于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健康运动心态
在当代高中教育中,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给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了较大影响,而在人心浮躁的当代社会,优秀国家运动健儿的榜样作用却一直发挥着为心理教育工作指明道路的重要作用。对此,在于体育游泳运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时,教师也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尊严感,借助典型游泳感人事迹的课堂引入,不断激发学生游泳运动热情,使其始终拥有健康的运动心态并愿意不断为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报效祖国而付出努力。
(二)基于师生交流,构建和谐积极运动氛围
在以往高中游泳运动教学中,教师教学过程较为死板、教学氛围压抑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主要因素。对此,可依托于师生关系构建,于师生交流中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于师生互动中营造和谐运动氛围,最终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并全面提高学生的游泳运动兴趣。同时,在实际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引入合作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手段,借助趣味性游泳比赛或模拟溺水抢救活动来扩充游泳课堂的容量,使学生于锻炼身体中提高自身的团队意识,于学习技巧中消除自身的消极心理。
(三)基于分层教学,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游泳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心理特点、一味追求教学进度是造成很多学生放弃游泳学习的原因所在。对此,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教学观念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在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选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按部就班的就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分层教学方案,例如,针对游泳基础差的学生应以心理辅导为主,以技巧教学为辅,应首先就其学习自信进行构建;反之,针对游泳基础较强的学生,应以意识培养为主,以技巧教学为辅,要特别防止其出现自负心理,避免因自负所致的溺水事故。
结束语
综上,本文基于高二体育游泳运动教学中的心理教学,详细分析了二者有机融合渗透的具体教学模式,其中,面对游泳运动于高中体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广大体育教师只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并不断于榜样作用、分层训练、师生交流等多个层面开展体育心理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游泳学习自信,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